完顏璟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金章宗完顏璟(1168年-1208年),小字麻達葛,金世宗完顏雍之孫,金顯宗完顏允恭之子,金宣宗完顏珣之弟,金朝第六位皇帝。
初封金源郡王,歷任尚書右丞相等職,父完顏允恭去世后不久被立為皇太孫,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癸巳日,世宗駕崩,即位為帝。
當時金朝立國已超過七十年,“禮樂刑政因遼、宋舊制,雜亂無貫,章宗即位,乃更定修正,為一代法。”章宗時期的政治尚算清明,后世稱為明昌之治
章宗時代,國內的文化發展達至最高峰。他不單對國內文化發展加以獎勵,而他本身亦能寫得一手好字,與北宋徽宗的“瘦金體”形似。但與此同時,軍事能力卻日益低下,使屬國紛紛離異、并招引鄰國侵略。章宗整日與文人飲酒作詩,不思朝政。金朝日益腐朽衰敗。此外,黃河泛濫等各種天災相繼出現,使國力開始衰退。在位后期蒙古崛起,成為了日后金國覆滅的隱患。
明昌七年(1196年),原來從屬金朝的蒙古塔塔兒部起兵叛金。南宋權臣韓侂胄見金朝開始走下坡,以為有機可乘,在泰和六年(1206年)大舉出兵攻金,結果宋軍大敗,東線金兵渡過淮河,占領淮南多個州縣;中線金兵攻襄陽;西線宋將吳曦以四川附金,不久事敗被殺。南宋殺韓侂胄向金求和,雙方簽訂“嘉定和議”。
泰和八年(1208年)12月29日,金章宗駕崩。他的六個兒子都在三歲前夭折。由于他沒有后嗣,所以由叔父衛紹王完顏永濟繼位。謚號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圣英孝皇帝,廟號章宗。葬于道陵(今北京市房山縣大房山東北的“金臺夕照”)。
中文名
完顏璟
別    名
麻達葛
國    籍
金朝
民    族
女真族
出生地
金蓮川麻達葛山
出生日期
公元1168年8月31日 [1] 
逝世日期
公元1208年12月29日
職    業
皇帝
主要成就
明昌之治
葬    處
道陵
廟    號
章宗
謚    號
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圣英孝皇帝
年    號
明昌、承安、泰和
在位時間
公元1189年登基(在位20年)

完顏璟人物生平

編輯

完顏璟早年經歷

金章宗完顏璟,生于大定八年(1168年)七月丙戌日,小字麻達葛,因生于金蓮川麻達葛山而命名。是金世宗完顏雍之孫,金顯宗完顏允恭之子,母孝懿皇后徒單氏。 [1] 
大定十八年(1178年),完顏璟被封為金源郡王,開始學習女真小字及漢字經書,以進士完顏匡、司經徐孝美等為侍讀。 [2]  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父親完顏允恭去世,進封原王、判大興府事。 [3]  次年拜尚書右丞相,被立為皇太孫 [4] 

完顏璟登基為帝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癸巳日,金世宗駕崩,完顏璟于同日在靈柩前繼位,是為金章宗。次年改年號為明昌。章宗生長于金世宗執政的“大定之治”時期,自幼對祖父的文韜武略耳濡目染,加之對儒家文化的融會貫通。登位后,在繼行祖父"仁政"之治的同時,極力效法北魏孝文帝否定本族舊制的那種翻然改進式的全盤漢化改革,不再因循世宗的民族本位主義作法。不斷完善各種政治、經濟制度,實現了女真族的徹底封建化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二月,章宗剛即位,就解決了金朝的奴隸又稱"二稅戶"的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奴隸既要向國家納稅,又要向寺院納租,地位最為低下,隨著封建制的發展,奴隸制的存在已成為發展生產的嚴重障礙,經過的章宗努力使絕大多數的奴隸變成了平民。 [5] 

完顏璟明昌之治

章宗聰慧好學,有其父的風采,他喜好文學,崇尚儒雅,因此一時名士層出不窮,執政的大臣大多都有文采、學問可取,有能力的官吏和耿直的大臣都得到了任用,政治清明,文治燦然。
章宗繼承大定盛世,加強了官制改革,為適應形勢和需要,又設立了許多新的機構。同時,章宗在法制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對于鞏固政權,安定社會,發展經濟,維護統治階級利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女真社會封建化最后完成,這是金朝最為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發達,人口增長,府庫充實,天下富庶,史家評為“宇內小康”。
章宗時期是金朝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明昌六年(1206年),契丹,女真漢戶為7223400戶,48490400人,比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增加了1623700多戶,8827000多人。泰和年間人口最盛,總人口超過5600萬。 [6] 

完顏璟由盛轉衰

章宗在位后期,中原地區水旱蝗災頻頻發生,而黃河三次大決堤在使河道南移奪淮入海成為定局的同時,也使金朝經濟一蹶不振。這是因為:一方面,兩岸農民流離失所,中原農業遭到嚴重破壞,中央財稅大受影響。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賑災和河防更令金朝財政雪上加霜,僅章宗即位那年修復河堤用工四百三十余萬,每工錢一百五十文,日支官錢五十文,米一升半。
章宗又寵愛李師兒(后封元妃)并信用李氏外戚,任用經童出身的胥持國管理朝政。這兩位互相勾結,營利干政,使章宗后期的政風逐漸下滑,而黃河泛濫與改道又使金朝國勢開始衰退。此時金朝軍事逐漸荒廢,北方蒙古諸部興起。章宗曾派兵至蒙古減丁,并且誘使互相殘殺,但收效不大,最后由成吉思汗所統一。
章宗末期金國疆域 章宗末期金國疆域
南宋權臣韓侂胄見金朝國勢衰退,命吳璘之孫吳曦管理蜀地,準備北伐,而金廷也派仆散揆坐鎮汴京,抵御宋軍。1206年韓侂胄發動開禧北伐,宋軍一度收復淮北地區,但是鎮守蜀地的吳曦投降金朝。八月仆散揆率軍九路南下,年底金兵直逼長江,并且圍攻襄陽。隔年吳曦被殺,四川復歸南宋,至此雙方有意議和。韓侂胄最后在金朝與南宋的要求下被殺,雙方于泰和八年(1208年)議和,史稱嘉定和議,宋尊金為伯,增加每年歲幣至銀三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及向金朝納“犒軍錢”三百萬兩,金朝始歸還南宋失地。
作為太平天子,章宗也奢用漸廣,完全不像金世宗那樣節儉。他改造宮殿陳設,每日動用繡工一千二百,兩年才完工。官僚機構的完善和膨脹,使得章宗末年的官員數額比世宗時期激增三倍,這些成本也必須打入國家財政開支。再加上剛才所說的賑災、河防和軍費,完顏璟深感財政上的窘迫。
為彌補財政虧空,金朝開始濫發交鈔。人民就拒絕使用這種貶值的紙幣,私下以銅錢交易,即便朝廷以行政命令來維持鈔法,也無濟于事。有些情況頗能說明交鈔貶值的嚴重程度:完顏璟在世時,萬貫交鈔只能買到一個燒餅;而去世后二年,有一次為了發軍賞,竟動用了八十四輛大車來裝運交鈔。

完顏璟抱病去世

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乙卯日,金章宗完顏璟患病,同月丙辰日在福安殿病死,時年四十一歲。 [7]  他的六個
金章宗陵 金章宗陵
兒子都在三歲前夭折。由于他沒有后嗣,所以由其叔父衛王完顏永濟繼位。章宗立遺詔說:“朕尚無子,賈氏、范氏已經懷孕,即將分娩,如果兩妃中生下男孩,就馬上立為皇帝。”為此,完顏永濟繼位后立即清除李、賈、范三妃等外戚勢力。
大安元年(1209年)正月,上謚號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圣英孝皇帝,廟號章宗。同年二月甲申日,葬于道陵。 [8] 

完顏璟為政舉措

編輯

完顏璟政治

完顏璟是女真封建化的最后完成者,他在這一方面的舉動有三。
其一,廢除奴隸制度。世宗時期,只是局部解放奴隸。完顏璟即位當年,將宮籍監戶原系奴婢者放為良人,解放了女真奴隸;原寺院僧道控制的契丹奴婢也悉放為良。明昌二年(1191年),更定奴誘良人法,以法律形式確認廢止奴隸制和禁止誘良為奴的成果。
其二,限制女真特權。完顏璟先后制定了有關猛安謀克的一系列規定,例如,鎮邊以后放免授官格、軍前怠慢罷世襲格、斗毆殺人遇赦免死罷世襲格、放老入除格、承襲程式格等等,在維護猛安謀克權益的外表下,通過法制規定在實際上削弱或廢除猛安謀克女真戶的特權,并淘汰了一批平庸無能的猛安謀克,從而提高了猛安謀克的整體素質。
其三,保護封建農業。明昌三年(1192年),完顏璟規定猛安謀克只能在冬季率屬戶畋獵兩次,每出不過十日,此舉改變了女真猛安謀克圈占獵地習武的習慣。次年,他下令將行宮禁地和圍獵場所盡與民耕種。這些措施顯然都是有利于封建農業經濟發展的。
其四,允許蕃漢通婚。明昌二年(1191年),完顏璟同意尚書省建議,認為女真猛安謀克屯田戶與當地漢戶“若令遞相婚姻,實國家長久安寧之計”。泰和六年,他下詔準許屯田軍戶與駐地居民互相通婚。通過通婚的紐帶,女真民族加速了與中原漢族的融合。 [6] 

完顏璟經濟

由于金朝銅少,因而銅錢無法取代紙幣作為主要流通貨幣。金章宗時,紙幣作為永久流通貨幣而被大量發行,加之貨幣屢屢更改,市民怨恨,金代幣制開始陷入極度混亂之中。社會經濟陷入危機。為此政論采取了一些經濟上的對策,其中之一就是鑄造銀錠,使其便于流通,金章宗承定二年(1162年)以前是以錠來計量白銀的,銀錠重50兩,這一年,開始鑄造“承安寶貨”,有1兩至10兩共5等,從此成為法定貨幣,這次貨幣的革命性變革雖無法改變金王朝經濟極度混亂的局面,卻對后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 

完顏璟文化

完顏璟自幼接受女真文化和漢文化的良好教育。他被封為王時,能以女真語入謝,令堅持女真傳統的世宗著實感動。但他又是金朝諸帝中受漢化最深的君主,女真族的漢化也最終在章宗朝宣告完成。在這一方面,他起了多方面的作用。
其一,尊崇孔子。他即位次年,就修繕曲阜孔子廟學、碧瓦廊廡,雕龍石柱,極盡壯觀;還下詔全國州縣各修孔廟,避孔子名諱。孔子在金朝所受尊崇已與宋朝相同。
其二,完善科舉。即位當年,完顏璟就增設經童科。明昌初,完顏璟增設制舉宏詞科,以待非常之士,金朝科舉至此諸科齊備。故而史稱:世宗、章宗之世,儒風大變,學校日盛,士人由科舉而位列宰相者前后相望。
其三,健全禮制。世宗時分別命官員參考唐宋沿革,議定禮樂,章宗初修成《金纂修雜錄》四百余卷。明昌六年(1195年),又編成《大金儀禮》,史稱“大定、明昌其禮浸備”。與此同時,金朝開始祭祀三皇五帝和禹湯文武,表明其繼承漢族王統。
其四,修備法典。史稱“明昌之世,律義敕條并修,品式浸備”。明昌年間,編成《明昌律義》,另編榷貨、邊部、權宜等敕條。泰和元年(1201年),又修成《泰和律》,這是金朝最稱完備的法典。
完顏璟在完備漢制方面所頒布的措施,是女真族漢化的總結,在金朝女真封建化過程中具有積極意義。完顏璟禁止稱女真人為“番”,本人也宛然漢家天子。他雅好漢族士人的書畫作品,學得一手宋徽宗的瘦金體。他還設立書畫院,命應奉翰林文字、漢人王庭筠任都監,為他鑒定王羲之、顧愷之的書畫。完顏璟對漢文詩詞有精深的修養,有句云:“三十六宮簾盡卷,東風無處不揚花”,詩風雖纖弱,卻是有意境的佳句。 [10] 

完顏璟軍事

北方的韃靼諸部,與金朝長期保持著臣屬關系。但自明昌六年(1195年)至承安三年(1198年),不時侵擾金朝邊界。完顏璟采取攻防并舉的戰略。一方面派遣夾谷清臣完顏襄和完顏宗浩多次北伐,給以重創。另一方面,由完顏襄親督軍士民夫,在臨潢(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至泰州(今黑龍江洮安東北)一線,開鑿綿延九百里的界濠。據考古勘測,界濠深三至四米,寬十余米,內側還筑有墻堡,這是一項規模浩大的防御工事。韃靼諸部的南侵,雖打破了明昌承安之治的寧靜,好在蒙古諸部尚未統一成為強悍善戰、無堅不摧的游牧軍事帝國,還未對金朝形成真正巨大的威脅。
完顏璟對南鄰宋朝始終是一心維護和平局面的,但南宋權臣韓侂胄主動挑起戰端,發動開禧北伐,金朝反擊,在全線獲勝的有利形勢下,迫使南宋訂立了嘉定和議。南北兩線的戰爭,雖然都以金朝占上風而告終,但大量的軍費卻使金朝財政入不敷出。 [11] 

完顏璟歷史評價

編輯
《金史》: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內小康,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規。又數問群臣漢宣綜核名實、唐代考課之法,蓋欲跨遼、宋而比跡于漢、唐,亦可謂有志于治者矣!然婢寵擅朝,冢嗣未立,疏忌宗室而傳授非人。向之所謂維持鞏固于久遠者,徒為文具,而不得為后世子孫一日之用,金源氏從此衰矣!昔揚雄氏有云:“秦之有司負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負圣人之法度。”蓋有以夫。 [11] 
宇文懋昭:章宗性好儒術,即位數年后,興建太學,儒風盛行。學士院選五六人充院官,談經論道,吟哦自適。群臣中有詩文稍工者,必籍姓名,擢居要地,庶幾文物彬彬矣。 [12] 
趙秉文:大定明昌間朝廷清明,天下無事。
劉祁:章宗聰慧,有父風,屬文為學,崇尚儒雅,故一時名士輩出。大臣執政,多有文采學問可取,能吏直臣皆得顯用,政令修舉,文治爛然,金朝之盛極矣。然學文止于詞章,不知講明經術為保國保民之道,以圖基祚久長。又頗好浮侈,崇建宮闕,外戚小人多預政,且無志圣賢高躅,陰尚夷風;大臣惟知奉承,不敢逆其所好,故上下皆無維持長世之策,安樂一時,此所以啟大安、貞討弱也。 [13] 
陶宗儀:帝王知音者五人,唐玄宗、后唐莊宗、南唐后主、宋徽宗、金章宗 。 [14] 
乾隆帝:①乃祖嘉習國語,為孫宜守舊物。服御漸染華風,疏忌那聞吁咈。付托卻喜柔弱,馴致金源道詘。惜哉大定規模,直使章宗衰訖。 [15]  ②章宗即位以后,未嘗不知治體,然偏以典章文物為急,而詰戎肆武之道棄之如遺,遂盡變祖舊風,國勢日就孱弱。又因無子疏忌宗室,以衛紹王柔弱毀智能故□之,遽而傳住,不復為宗社計。漸至淪胥,金源之業蓋衰于章宗矣。 [16] 
畢沅:時金有國七十年,禮樂政刑,因遼、宋舊制,雜亂無貫,金主欲更定修正,為一代法,其儀式條約,多守貞裁定,故明昌之治,號稱清明。 [17] 
吳梅:章宗穎悟,亦多題詠。聚骨扇詞,一時絕唱……雖為賦物,而雅煉不茍,自來宸翰,率多俚鄙,似此寡矣。 [18] 
外山軍治:若論中國式的教養,章宗在金朝歷代皇帝中堪稱首屈一指,甚至與漢天子相比也毫不遜色。 [19] 

完顏璟文學成就

編輯
完顏璟是金朝最高統治者中漢化最深的,是金朝一代文人雅士型的皇帝。甚至元人燕南芝庵將其與歷史上的唐玄宗、后唐莊宗、南唐后主、宋徽宗并成為“帝王知音者五人”,足見其漢化程度之深。
《女史箴》——《續汝帖》 《女史箴》——《續汝帖》 [20]
完顏璟喜書法、精繪畫,知音律,善屬文,詩詞多有可稱者,《歸潛志》卷一即稱贊其《宮中》絕句“五云金碧拱朝霞,樓閣崢嶸帝子家。三十六宮簾盡卷,東風無處不揚花”,謂“真帝王詩也”。清人徐釚《詞苑叢談》卷三甚至認為章宗“南唐李氏父子之流也”。 [21] 
完顏璟偏好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專學徽宗,筆跡酷似,以致后人難分彼此。現藏大英博物館的顧愷之《女史箴圖》古摹本,圖卷左端書有《女史箴》一則,明清以來諸畫譜均認定為徽宗手書,后來經過外山軍治氏仔細辨識,才確認它出自完顏璟之手(文中“恭”字缺筆,外山氏認為系避章宗父允恭之諱)。 [20] 

完顏璟史書記載

編輯
《金史·卷九·本紀第九》 [5] 
《金史·卷十·本紀第十》 [22] 
《金史·卷十一·本紀第十一》 [23] 
《金史·卷十二·本紀第十二》 [11] 

完顏璟家庭成員

編輯

完顏璟父母

父親:完顏允恭金世宗第二子,金章宗即位后,為其父上廟號顯宗)。
母親:徒單皇后,謚號孝懿皇后

完顏璟后妃

欽懷皇后蒲察氏,正妻,早逝。
元妃李師兒,寵妃,章宗死后被賜死。
資明夫人林氏,事跡不詳。
昭儀夾谷氏,夾谷清臣之女。
承御賈氏,章宗過世,遺詔自己后宮有兩位姬妾有孕,若其中生有男胎,就立為皇儲。衛紹王即位后的大安元年(1209年)四月,下詔表示有人密告元妃李師兒實與其母王盻兒及太監李新喜合謀,命令賈氏詐稱有孕,等足月時再從李家找嬰兒入宮;于是賈氏被認為受指使假裝懷孕,被賜死
承御范氏,章宗死時她懷有身孕。衛紹王即位后的大安元年(1209年)二月,下詔表示承御范氏之子早已流產,令其削發為尼。

完顏璟兒子

長子完顏洪裕(1186年―1188年),母蒲察皇后。明昌三年(1192年),追封絳王,并賜名。 [24] 
次子完顏洪靖(1192年—1193年),本名阿虎懶,母資明夫人林氏。承安四年(1199年),追封荊王,賜名,加開府儀同三司 [25] 
三子完顏洪熙(1192年―?),本名訛魯不,生母不詳,未滿月夭折。承安四年(1199年),追封榮王,賜名,加開府儀同三司。 [26] 
四子完顏洪衍(1193年―?),本名撒改,生母不詳,承安四年(1199年)追封英王,加開府儀同三司。 [27] 
五子完顏洪輝(1197年五月—1197年十月),本名訛論,生母不詳,封壽王。 [28] 
幼子完顏忒鄰(1202年―1203年),母元妃李師兒,封葛王。 [29]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 1.    《金史·卷九·本紀第九》:章宗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圣英孝皇帝,諱璟,小字麻達葛,顯宗嫡子也。母曰孝懿皇后徒單氏。大定八年,世宗幸金蓮川,秋七月丙戌,次冰井,上生。翌日,世宗幸東宮,宴飲歡甚,語顯宗曰:“祖宗積慶而有今日,社稷之福也。”又謂司徒李石、樞密使紇石烈志寧等曰:“朕子雖多,皇后止有太子一人。幸見嫡孫又生于麻達葛山,朕嘗喜其地衍而氣清,其以山名之。”群臣皆稱萬歲。
  • 2.    《金史·卷九·本紀第九》:十八年,封金源郡王。始習本朝語言小字,及漢字經書,以進士完顏匡、司經徐孝美等侍讀。
  • 3.    《金史·卷九·本紀第九》:六月,顯宗崩………十二月,進封原王,判大興府事。
  • 4.    《金史·卷九·本紀第九》:五月,拜尚書右丞相。………十一月,詔立為皇太孫………
  • 5.    《金史·卷九·本紀第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1-17]
  • 6.    大金帝國的鼎盛時期 金章宗完顏璟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5-01-19]
  • 7.    《金史·卷九·本紀第九》:乙卯,上不豫。丙辰,崩于福安殿,年四十一。
  • 8.    《金史·卷九·本紀第九》:大安元年春正月,謚曰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圣英孝皇帝,廟號章宗。二月甲申,葬道陵。
  • 9.    金章宗時期貨幣制度改革失敗原因探析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5-01-19]
  • 10.    完顏璟的漢文化成就及漢化政策   .期刊雜志[引用日期2015-01-19]
  • 11.    《金史·卷十二·本紀第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12]
  • 12.    《大金國志》卷二十一之《紀年·章宗皇帝下》
  • 13.    《歸潛志》  .文獻網[引用日期2015-01-19]
  • 14.    《南村輟耕錄 ·卷二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5-12-24]
  • 15.    《御制詩集》四集卷49,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16.    大金覆亡辨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5-12-18]
  • 17.    《續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20]
  • 18.    吳梅.詞學通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 19.    外山軍治:《章宗書女史箴——傳顧愷之女史箴圖卷》,見《金朝史研究》附錄六,第670頁,同朋舍(京都),1979年。
  • 20.    金章宗:宋徽宗的“轉世靈童”  .大河報[引用日期2015-01-19]
  • 21.    論金代完顏皇族詞  .中國民族宗教網[引用日期2015-01-19]
  • 22.    《金史·卷十·本紀第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1-17]
  • 23.    《金史·卷十一·本紀第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12]
  • 24.    《金史·卷九十三·列傳第三十一》:洪裕,大定二十六年生。………二十八年十月丙寅,薨。明昌三年,追封絳王,賜名。
  • 25.    《金史·卷九十三·列傳第三十一》:洪靖,本名阿虎懶,明昌三年生。生而警秀,上所鍾愛。四年,薨。承安四年,追封荊王,賜名,加開府儀同三司。
  • 26.    《金史·卷九十三·列傳第三十一》:洪熙,本名訛魯不,明昌三年生,未彌月薨。承安四年,追封榮王,賜名,加開府儀同三司。
  • 27.    《金史·卷九十三·列傳第三十一》:洪衍,本名撒改,明昌四年生,未幾薨。承安四年,追封英王,賜名,加開府儀同三司。
  • 28.    《金史·卷九十三·列傳第三十一》:洪輝,本名訛論,承安二年五月生,彌月,封壽王。………十月丁亥,薨,備禮葬。
  • 29.    《金史·卷九十三·列傳第三十一》:忒鄰,泰和二年八月生。………遂封為葛王。………泰和三年,薨。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