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益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秦伯益,藥理學家。早期從事國防工業毒物的毒理及防治研究。長期從事神經精神系統新藥評價工作。主持研究成功神經性毒劑85號復方預防片。預防片中三個新藥均為中國創新藥物,效價明顯高于國外同類藥物,發現福定堿對真性膽堿酯酶的可逆性抑制作用,福定堿的綜合性能優于氨基甲酸酯類藥物。主持研制成功中國批準生產的第一個麻醉性鎮痛藥鹽酸二氫埃托啡。20世紀90年代后從事戒毒藥物研究,主持研制成功防復吸輔助藥國產鹽酸納曲酮。主編《新藥評價概論》,著《漫說科教》。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唯一獲準退休院士。 [1] 
中文名
秦伯益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省無錫市
出生日期
1932年11月6日
職    業
藥理學家
畢業院校
上海東南醫學院

秦伯益生平簡介

編輯
秦伯益,1932年11月6日生于江蘇省無錫市。秦氏是江南望族,相傳系北宋
秦伯益 秦伯益
著名詞人秦少游的后裔,世代書香,書禮傳家。
1949年高中沒有畢業就先考入上海東南醫學院,再于1950年轉考入上海第一醫學院(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第一醫學院素以教師好、學風正著稱,教育是很正規的。實習時,學校安排他重點學外科,他卻萌生了希望從事基礎醫學研究,尤其是藥理學研究的念頭。他認為抗生素發明前,手外傷感染后不少人的手要被切除。可是青霉素發明后,很多手保存下來了。心臟病如果有好的預防或特效藥,也未必都要做復雜的心臟外科手術。因此他表示有志于新藥研究,希望研制出新藥,造福人群。畢業時,教委給上海第一醫學院一個藥理學名額去前蘇聯留學。不知是巧合,還是他以上表述感動了學校領導,選派去的竟就是他。他如愿以償了,自然也就全身心地投入了新的學習階段。
從1960年到1980年,整整20年,他做保密科研工作,他先后置身于火箭推進劑等國防工業毒物、軍用刺激性毒劑、除莠劑、復蘇搶救技術、神經性毒劑預防藥物、膽堿酯酶抑制劑和重活化劑等的研究中。期間70多篇科研總結卻至今深鎖保密柜。
“文化大革命”中1965年到1972年將近7年秦伯益沒有工作。全家下放五七干校3年。回院后秦伯益不計較“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一心扎進科研,日以繼夜地埋頭工作。15年內一連完成了3項后來獲國家級獎勵的科研成果。
1977年恢復評職稱,他在軍內第一批被評為副研究員。1978年任副所長、碩士生導師。1983年任副院長、正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7 年任院長,領少將軍銜。他曾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和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1990年回所搞科研。他不論在什么崗位上,始終如一,頑強執著地工作。讀書、做學問,本來就是他習慣了的生活。1994年他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首批院士,并任該學部第一、二屆副主任委員,現任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

秦伯益學術兼職

編輯
秦伯益的社會學術兼職較多。他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國
秦伯益 秦伯益
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醫學基金會副會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總后衛生部專家組成員、總后衛生部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藥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兼醫藥組副組長、國家發明獎評審委員會醫藥組副組長、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首屆專家顧問組成員、國家新藥研究與開發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博士后管委會專家組成員、國家衛生部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衛生部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國家衛生部麻醉品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顧問、全軍藥品審評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藥理學報》、《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編委等。

秦伯益主要成就

編輯
神經性毒劑預防藥的研究
神經性毒劑預防藥的研究是所內長期的重點方向。技術指標要求能同時預防外軍裝備的多種神經性毒劑,不良反應要小,有效時間要長,制劑要穩定。這當然不是一個單藥所能解決,必須組成復方。所里以往已篩選過近2萬個藥,組成過2個復方,但仍達不到上述要求。秦伯益從五七干校回來,組織上就把研制新復方的任務交給了他。他與肖文彬、柳用紹等從各類藥物中優選藥物類別,再在每類藥中優選具體藥物,并將入選的藥物優選劑量。然后是復方藥理、作用機制、配伍關系、制劑分析、人體試服,現場作業等全套工作。最后選定的復方中3個主要藥物都是中國創新。他們以10年時間,集所里近30年研究工作的大成,完成了最后組裝任務,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那是在1985年。1995年,日本東京地鐵發生沙林事件,全世界為之震驚。善良的人們哪里會知道這種殺人的毒氣,更哪里會知道該如何對付它。而早在10年前,所內同志們已研制成全套診、防、治藥械。這就是戰備科研,這就是無名英雄。十年辛苦不尋常,而今回眸應無憾。
可逆性膽堿酯酶抑制劑的研究
可逆性膽堿酯酶抑制劑的研究也是該所重點方向。國外長期以來未能跳出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的范圍,因而始終未能克服有效時間短,一般口服無效,不能進中樞,不良反應嚴重等缺點。所里中藥組在篩選了5000多種中草藥后發現一種草藥作用較好,并經徐擇鄰教授提取到了單體。這藥有沒有藥用價值,那就要進行藥理毒理的全面評價了。秦伯益和柳用紹、宮澤輝等證實了這藥的藥效確切、作用時間長、口服有效、制劑穩定,綜合性能明顯好于過去的藥物。在宮澤輝的酶動力學研究中還發現它能選擇性地作用于真性膽堿酯酶,而且能進中樞。這樣,藥用條件具備了。惟一不放心的是人的不良反應。在選用一個新藥前,研究人員一般都要首先試用,而且劑量往往要試到超過臨床擬用劑量的好幾倍,直至有明顯不良反應為止。在組織批準下,秦伯益首先服用了它。在服用臨床擬用量的2倍、4倍量時,什么反應也沒有,說明此藥可用。在用到6倍量時有輕微的反應,問題還不大。接著他毅然服用了8倍劑量。結果出現全身無力、面色蒼白、手足冰冷、惡心嘔吐。不良反應持續了整整一天。這一天他很難受,也很高興。難受的是軀體承受了多種不適,高興的是發現此藥作用時間很長。而這類藥的作用時間越長越好。老的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有不少正因為有效時間太短而無實用價值,而這一致命缺點,這一新藥克服了。他服用的這個劑量也就作為最高劑量記錄了下來,以后再也沒有人服用過這個劑量。1987年所里決定將這項成果申報國家發明獎二等獎,由秦伯益負責答辯。結果順利通過,而在成果署名時他主動把自己的名字排在了最后。

秦伯益精神毒理研究

編輯
70年代初,所里精神藥理毒理研究室對奧列巴文類化合物進行過一些探索,發現二氫埃托啡在大鼠身上的等效鎮痛劑量僅為嗎啡的萬分之一。如此強效鎮痛作用的化合物有否藥用價值?特別是用于戰傷止痛。但奧列巴文類化合物的代表藥埃托啡就因為能替代嗎啡緩解戒斷癥狀被國際上認為依賴性強而打入冷宮,不準藥用。出乎意料的是秦伯益的研究生黃矛在大鼠和猴的依賴性試驗中發現二氫埃托啡的生理依賴性在等鎮痛劑量下比嗎啡明顯輕。從而提出了假設:“阿片類化合物中,不一定鎮痛作用越強的,生理依賴性就越明顯”。盡管這結果有多次重復實驗的依據,后來也被美國、日本等專業實驗室所證實,但當時對生理依賴性和精神依賴性的區別,特別是和人成癮性的區別認識不足。把動物的生理依賴性簡單地等同于人的成癮性,這一認識錯誤就為爾后該藥在全國的濫用埋下了禍根。1987年二氫埃托啡獲衛生部新藥證書,1990年獲生產批準文號。同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此前近10年臨床小范圍試用中確實是安全有效的,未見濫用現象。因為當時毒品濫用問題本身還不突出。但二氫埃托啡上市時,正好在國內毒品濫用問題開始蔓延的大背景下,一般又簡單地認為對二醋嗎啡(海洛因)吸毒者可以用二氫埃托啡替代減量以達到擺脫身體依賴的效果。不料很快被吸毒者接受而迅速在全國濫用起來。后經國內外很多單位對它再評價,逐漸認識到,二氫埃托啡的精神依賴比生理依賴明顯,人比動物明顯,吸毒人群比一般人群更明顯。因此,在正常疼痛病人身上沒有出現的問題用在吸毒病人身上時就都暴露出來了。最后經國際麻醉品管制局和中國衛生部正式確定屬麻醉藥品管理。現每年限量生產,定點供應。濫用現象得到了控制,擺準了它的藥用位置。整個過程中,盡管風波迭起,險象環生,但秦伯益始終尊重實踐結果,不斷深化認識,實事求是。
隨著二氫埃托啡從無用到有用,從有用到濫用,從濫用到合理應用的過程,秦伯益研究室逐漸對戒毒領域中的問題有所接觸,研究方向也逐漸向戒毒藥發展。首先,在兄弟單位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梯度脫毒的理論假設,認為“阿片類化合物在控制戒斷癥狀方面可以相互替代,但依賴性并不疊加”。因此設計了從阿片受體弱激動劑,經部分激動劑、非阿片類藥物,到阿片受體拮抗劑的逐級梯度脫毒療法。現梯度脫毒療法已在全國很多戒毒機構中應用。接著,1997年仿制成防復吸輔助藥國產鹽酸納曲酮,并已批準上市,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現正在與侯惠民院士合作進行防復吸的納曲酮長效制劑研究。戒毒,主要是防復吸,是世界性難題,今后擬從多方面探討。

秦伯益治學

編輯
秦伯益治學嚴謹,勤奮好學,知識淵博,善于宏觀分析。他思維敏捷,條理清晰,邏輯嚴謹,善于表達。他對科研疑難問題能提出獨到的見解,勇于開拓,勇于創新,勇于負責。他熱心培養人才,注意嚴格要求青年科技人員,能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學術思想和研究經驗傳授他人,提攜后學。他嚴于律己,廉潔奉公,襟懷坦白,誠信待人。1978年以來,秦伯益培養了7名碩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和5名博士后。除未解密的外,公開發表論文80多篇。

秦伯益興趣

編輯
秦伯益業余興趣廣泛,生活內容充實。秦伯益喜歡讀書,工作之余,手不釋卷。尤其酷愛文史,只要一卷在握,就全神貫注,雜念俱消,全身心沉浸在書的海洋里,自得其樂。“文化大革命”后他買的第一部書,就是線裝本《資治通鑒》,而且花了一年半業余時間通讀了一遍,作為自己了解中國歷史的大部頭打底的書。現在秦伯益的客廳和書房里,文學歷史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多達5000多冊。讀書,使秦伯益增長知識,擴充視野,錘煉思維,陶冶性情。為此,秦伯益樂于坐擁書城,暢覽古今。秦伯益愛旅游。每年他都要抽時間拿自己的積蓄外出旅游。他不喜歡迎來送往,更不喜歡別人奉命陪同,他喜歡獨游,無拘無束。從1994 年起他計劃“十年游歷全國”,持續至今,已攝下名勝古跡照片萬余張。他喜歡驕陽似火,也喜歡千里冰封。夏游熱,冬游冷,順天而行,其樂融融。在大自然中,時而天人合一,時而物我兩忘。通過旅游他神馳歷史,接觸社會,體察民情。當見到他感興趣的東西,諸如有價值的建筑、石刻、雕塑、墓碑、古井或者楹聯、詩詞、書法、壁畫,他就或記錄,或照相,或買下資料。見到好的風景,他會停下來長時間地靜坐沉思。“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真別有一種境界。到2004年底,秦伯益已游歷了所有30處中國被評上的世界遺產,游歷了所有20處“天下第一”的山、川、橋、寺、關、洞、瀑、泉、樓等,游歷了眾多的歷史古跡和革命遺址,包括大部分長征路。相信對這些旅游經歷他定會有一番訴說。多年旅游后,著《美兮 九州景:秦伯益游記》一書

秦伯益工作履歷

編輯
1960年1月-1963年10月 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理毒理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63年11月-1977年10月 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理毒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77年11月-1983年8月 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理毒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副所長
1983年9月-1987年3月 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副院長
1987年4月-1990年7月 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院長
1990年8月-至今 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秦伯益主要論著

編輯
1 秦伯益.梭曼預防藥物和預防復方的研究.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增刊,1981:1-9.
2 秦伯益.臨床用藥與新藥的發現.中國藥理學會編.藥理學進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66-75.
3 秦伯益.論臨床前藥理與臨床藥理的關系.中國藥理學會編.藥理學進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88-99.
4 黃矛,秦伯益.二氫埃托啡的鎮痛和其他中樞抑制作用.中國藥理學報,1982,3(1):9-13.
5 宮澤輝,秦伯益.福定堿對膽堿酯酶的抑制特點.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1986,10(6):451-456.
6 秦伯益.從阿片受體角度探討阿片類依賴機制及戒毒措施.中國藥物依賴性通報,1991,5(1):9-10.
7 王丹心,黃矛,秦伯益.二氫埃托啡對大鼠阿片受體的結合特性.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1991,5(3):161-163.
8 秦伯益.阿片類化合物鎮痛、耐受和依賴的可分離性.中國藥物依賴性通報,1992,1(1):7-12.

秦伯益衛生學部院士

編輯
展開收起
>>>進入技術百科
秦伯益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科學家 醫學家 醫學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