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城,位于廣州番禺區小谷圍街道,城區分布在珠江兩岸,面積為34.4平方公里。一期進駐地為小谷圍島,島內面積18平方公里。大學城一期東側有黃埔軍校、辛亥革命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等旅游景點,南漢二陵博物館也將于2018年開館。
[1-2]
- 中文名
- 廣州大學城
- 外文名
-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HEMC)
廣州大學城歷史
編輯
廣州(51張)
2003年1月22日,廣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會議,研究落實張德江的指示精神,結合省委、省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廣州大學城的要求,成立了廣州大學城建設指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廣州大學城的建設。在指揮部辦公室的直接組織和指揮下,大學城一期工程包括225萬平方米的房屋建筑、所有城市市政、公共及校園綠化、公共配套設施以及配套的水、電、煤氣等公用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4年8月底,入駐高校的8000多名師生如期進駐。
廣州大學城入駐高校
編輯廣州大學城一期
進駐大學城一期小谷圍島的十所高校為:
中山大學大學城校區:九大學院進駐大學城:確定進入東校區的學院除了新辦的工學院和傳播與設計學院將全部放在東校區外,還有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管理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法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等7個學院,這7個學院進駐的專業和學生類別各有不同。
[4]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用地面積1658畝(教學區1221畝,生活區437畝)新校園總建筑面積66萬平方米,華工老校區定為北校區,新校區定為南校區。老校區要做強,以傳統學科為主;新校區要做出特色來,重點發展新興學科,如生物工程,經濟、新聞傳媒及計算機軟件等學科。
[6]
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校區總占地面積1462畝,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其中教學樓建筑面積達55545平方米,圖書館建筑面積達到37590平方米;建設總投資超過18億元人民幣。
[7]
廣州大學大學城校區:用地面積:1975.6畝(教學區1389.7畝,生活區585.9畝),新校園總建筑面積59.6萬平方米,其中教學區36萬平方米,標志性建筑:圖文信息中心、演藝中心、多功能體育館等。廣州大學新校園位于番禺區小谷圍島西南端,南面及西北面毗鄰珠江南航道,東南以中部快線為界,西與廣東科技中心相對。過江隧道、地鐵七號線及中部快線分別在學校的南面、西面和東北面經過,交通便利。
[9]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學城校區為南校區,與白云山北校區并為主體校區,發展本科教育。南校區一期建設23棟單體已完工。將實行以選課制為中心,導師制和主輔修制為輔助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管理體制。管理重心、師資安排和校園文化建設都向南校區傾斜,9個學院將進駐。
[10]
廣東工業大學是進入大學城十所高校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學校,該校提出,到2007年,大學城校園本科生將達到24500人、研究生3500人的規模,擬主要招收平價學生;其余幾個校區將招收公辦新機制學生約18000人,實行按全成本收費用于還貸;此外按教育部要求招收軟件“藍領”2000-3000人。屆時,學校在校生規模將達到49000人左右,成為廣東省學生規模最大的高校。
[11]
廣州中醫藥大學的2004級新生將全部入住廣州大學城,部分專業的老生也將入住,總人數大約為2700多人。大學城校區將成為學校的中心區,主要用于開辦本科教育,原有的老校區將作為研究生部繼續使用。
[12]
廣東藥科大學大學城校區將成廣東藥科大學的主校區,新學期有32個專業及專業方向進駐,除藥學、藥物制劑、預防醫學等三個名牌專業外,另新增臨床醫學、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等17個專業。而赤崗校區以臨床醫學為主,寶崗校區將以成人教育為主。
[13]
星海音樂學院大學城校區擁有大教室27間,琴房187間,鋼琴210架,其他各種樂器269件,另有一座設有600個座位的音樂廳。1986年建立基本樂科電化室,內設20多臺電子琴。音樂圖書館藏書51989冊,樂譜52926冊,唱片17304張,錄音帶2579盒,中外報刊500種。
[14]
廣州大學城二期
暨南大學南校區主要是發展外國語言文學、法學、政治學、體育學、藥學、化學、生態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工程、食品科學、環境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電子科學等學科、新興交叉學科及管理學、經濟學的本科教育。
[17]
廣州大學城地理位置
編輯廣州大學城一期位于廣州東南部,選址番禺區小谷圍島,西鄰洛溪島、北鄰生物島、東鄰長洲島,附近有黃埔軍校、辛亥革命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黃埔公園等景點,與琶洲島舉目相望。小谷圍島面積17.9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少有的島嶼大學用地,提供了一處天然的世外桃源。
[2]
廣州大學城二期位于小谷圍島南岸,面積25.3平方公里。與大學城一期、廣州國際生物島在內合共73平方公里,將打造為集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科教合作基地、國際科技孵化基地、國際一流人才培養特區、廣州新經濟增長極和廣州科教新城于一體的市一級戰略發展平臺——“廣州國際創新城”。
[20]
廣州大學城
廣州大學城周邊環境
編輯廣東科學中心
廣東科學中心位
于小谷圍島西端,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75萬平方米,總投資19億元人民幣,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科學館,中國“綠色建筑”的代表工程,廣州市的標志性建筑。

廣東科學中心(20張)
館內設有兒童天地、實驗與發現、數碼世界、交通世界、綠色家園、飛天之夢、人與健康、感知與思維8個常設主題展區;三維巨幕、四維、球幕、虛擬航行4座科技影院;數字家庭體驗館、開放實驗室和多個臨時主題展區。其中三維巨幕影院是亞洲最大的IMAX電影院。
廣東科學中心先后榮獲“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國民旅游休閑示范單位”、廣東省首個“科技旅游示范點”、國家4A級旅游景區等多個榮譽稱號。
廣東科學中心擬繼續投資6億元啟動二期工程,將圍繞“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建設目標,以社會前沿科技為內容重點,突出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并利用廣東科學技術和經濟文化的資源優勢,完善各種科技活動服務設施,把廣東科學中心建設成為廣東省重要的科技發展成果展示窗口,成為泛珠三角地區重要的科普教育平臺和科技資源中心。
[21]
嶺南印象園
嶺南印象園位于小谷圍島南部臨江地段,總占地面積16.5公頃,是體驗嶺南鄉土風情和嶺南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區。這里有典型的嶺南傳統風格建筑群落,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門高屋,或鑊耳高墻。悠長的青云巷、古樸的趟櫳門、精致的滿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處處散發著嶺南水鄉的韻味。
嶺南印象園中富有特色的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鋪等,充分展現了嶺南傳統文化的精華。景區突出原生的嶺南文化和鄉土景觀,復原嶺南民間繁榮生活場景,以嶺南建筑完整、民間文化深厚、田園鄉村風情濃郁,成為現代人了解嶺南古文化的窗口。
嶺南印象園以園中嶺南風格的特色建筑受到了許多劇組、廣告商、影樓和攝影愛好者的青睞。 [23]
嶺南印象園以園中嶺南風格的特色建筑受到了許多劇組、廣告商、影樓和攝影愛好者的青睞。 [23]
小洲藝術村
小洲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廣州市首批14個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是廣府地區唯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保存最完整的水鄉,曾被評為“中國生態文明楷模”、“第一批全國生態村”、“廣東省旅游特色村”、“廣東省古村落”和“嶺南書畫原創基地”等,以“草根”聞名,國內藝術界早有“北有798、宋莊,南有小洲”之說。這里聚居著廣州的文藝青年和藝術院校考生,快速路橋底有大量自由生長的繪畫、雕塑工作室,長期有藝展開放。另有在水一舫、豐衣足食等大型農家樂,附近為瀛洲生態公園、萬畝果園。計劃升級“廣府第一水鄉”。
[24]
體育場館
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占地面積約26.9萬平方米,其中體育場占地9.7萬平方米,可容納5萬觀眾,規模僅次于天河體育中心和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是廣州第三大體育場。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可用于大型活動開幕式、國際級田徑賽場和足球比賽賽場。
運動場館:廣工板球場、籃球場、游泳池、網球場、羽毛球館等等。
廣州畫院
位于中心湖西側。
廣美美術館
位于廣美中環路側。
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廳
位于侖頭隧道大學城出口。
廣州國家檔案館
廣東中醫藥博物館
位于廣中醫校內。
四大文物
兩座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國王陵墓,已規劃南漢二陵博物館,位于華師附近。明代石人石馬墓,位于廣工校內。清末炮臺,位于廣藥校內。北亭村內亦有南漢王御花園、南漢王祭祀天壇及東漢古墓。
長洲島
位于大學城東側,有黃埔軍校、辛亥革命紀念館、東征烈士陵園、北伐紀念碑、白鶴崗炮臺、中山紀念碑、孫中山紀念館、海軍黃埔軍事博覽中心、黃埔公園、深井古村等。黃埔區計劃強化其生態旅游功能,以自行車、輪渡為主要交通工具,打造一個“適合發呆的慢島”。
[27]
生物島
廣州國際生物島位于大學城北側,主要發展方向為生物醫藥研發、生物能源、生物信息、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和海洋生物。生物島四面環水,被票選為“廣州最美綠道”。
[28]
公園
廣大商業中心
位于廣州大學內,大學城最旺的商業中心之一,由大型餐飲中心(肯德基、必勝客等)和購物中心組成,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中庭廣場上活動不斷。
GOGO新天地
自然村
各個村由于有大學在旁邊,日漸繁華。如南亭有廣東工業大學和廣州美術學院包圍,貝崗在中山大學和廣外的中間,穗石靠近華南理工大學,形成極為繁華的商業,從各方面支持了高校師生特別是學生的生活。
超市
商業北區、商業南區、各校園、自然村內有近百家中小型超市。南區地鐵站附近規劃大型超市和生鮮市場。四個保留村內有中等規模菜市場。
教育
廣大附中初中部、高中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為公辦省一級。位于內環路西南側,投資2.5億元,2007年建成。隨著住宅項目和教師公寓的陸續完工,大學城教師一直以來對廣附招收地段生的呼聲將會更有分量。
北部小學:公辦省一級。位于內環路西北側,。
南部小學:公辦省一級。位于中五路,已規劃。
幼兒園:北區1所,南區3所。
醫療
銀行
工商銀行大學城支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等等。
共享廳
廣州大學城共享廳于2012年5月31日建立,是廣州大學城學生、教職員工及對大學城住戶共建共享的平臺。
廣州大學城交通運輸
編輯作為東部生態軸的重要節點,廣州大學城已形成完備的立體交通網絡。
廣州大學城公交
廣州大學城有20余條公交線路。
連接島內外線路
番52、310、332、383、801、大學城專線1至4線、B25、廣佛城巴快6線、夜48、夜65。
注:35、86、252、565路因小洲便橋封閉暫不進入大學城。
島內線路
380(1天2班)、380B(1天2班)、381、382、384(1天2班)、387、番201、番202、夜50等。
廣州大學城地鐵
島內設大學城北、大學城南2站。從廣州南站可以乘坐地鐵二號線到昌崗轉地鐵八號線再到萬勝圍轉地鐵四號線到大學城。從廣州火車站、廣州汽車客運站、廣東省汽車客運站、或滘口汽車客運站可以乘坐地鐵五號線到車陂南轉地鐵四號線到大學城。從廣州東站、廣州東站汽車客運站、廣州天河客運站或廣州白云機場可以乘坐地鐵三號線到客村轉地鐵八號線再到萬勝圍轉地鐵四號線到大學城。
島內設大學城北、大學城南2站,直達客村、濱江東、二沙島、烈士陵園、建設六馬路、淘金。12號線仍是遠期規劃的一條線路,可能會于2020年后開始建造,但具體開通時間仍未確定。
[33]
廣州大學城橋梁
小洲便橋位于西五路與外環路交匯處,連接小洲村,是可供非機動車進出大學城的唯一通道。現因成為危橋而封閉,已有重建計劃。
廣州大學城隧道
侖頭隧道
位于大學城北側,接駁科韻路、新滘東路、環城高速等多條道路。
廣州大學城高速公路
南沙港快速:位于大學城西側,廣美、華師附近出入口,直達南沙、中山、珠海。
南洲路延長線
位于現小洲便橋,將接駁海珠環島路,直達海珠生態城,已招標。
廣州大學城水上BRT
中大碼頭-大學城碼頭,預計2016年通航。現有輪渡至新造、黃埔。
廣州大學城游艇
位于大學城北側生物島。《廣東省濱海旅游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規劃建設廣東四大游艇基地:廣州南沙、生物島、珠海平沙和深圳大鵬灣。
[34-35]
廣州大學城有軌電車
廣州大學城體育賽事
編輯2014年,廣州大學城將舉辦三大體育賽事:一是廣州大學城七人制足球聯賽,將于5月24日至6月8日進行;二是廣州大學城環島自行車賽,將于6月15日舉行。三是廣州大學城環島長跑挑戰賽,將于10月18日舉行,設大學生組、社會大眾組2個組別,賽程為10公里。長跑挑戰賽將與2014廣州國際馬拉松測試賽聯合舉辦,為部分參加廣州國際馬拉松的長跑愛好者提供實戰機會。
[37]
廣州大學城發展規劃
編輯廣州大學城總體規劃
目標
面向世界,有機融合世界多元文化與嶺南本土文化,塑造具有國際知名度與國際影響力的高教環境。
面向現代化,完善城市中央智力區的高教、科研、科技生產、孵化、文化、商務、居住、服務、休閑、旅游等多功能綜合整體環境。
塑造高品位的藝術景觀環境,營造充滿活力和魅力的高等教育場所和優異的成長空間,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39]
塑造高品位的藝術景觀環境,營造充滿活力和魅力的高等教育場所和優異的成長空間,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39]
原則
空間開放化
| 妥善處理各品牌大學的相對獨立性與空間開放性的關系,以開放型的校園環境促進各學科間的交流、大學城與城市的交流、大學城與與市民的的交流,從而帶動地區文化和經濟躍升,提高競爭力。
|
資源共享化
| 運用嶄新的空間組織模式,設置不同共享程度的共享體系,本著“互利、自愿、利于學科交流”的原則,提高教學、咨詢、居住、綠化等各類資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優勢互補,極大地減少重復建設。
|
建設彈性化
| 充分考慮引入大學自身特點和自主性,運用“剛性結構”和“柔性結構”的概念,在保證總體規劃骨架的前提下,提供多種彈性發展空間和用地組織方式,滿足不同類型引入大學對用地和空間的要求。
|
服務社會化
| 凈化傳統高校的功能組織,突出高校的教育、科研、研發等功能,強調高校后勤社會化,服務社會化。
|
環境生態化
| 尊重基地自然生態和景觀特色,運用復合生態學理論,實現人與自然、區域與城市的和諧共生。
|
結構秩序化
| 以規整有序的空間網絡確定道路結構及綠色走廊,建立大學城結構的整體空間格局。
|
管理整體化
| 設立廣州大學城“高教特區”,實行整體統一的管理,確保大學城的高效運行。
|
設施智能化
| 迎接E時代的挑戰,以國際化標準的電子信息和網絡系統滿足大學城內部活動和遠程服務的各項要求。
|
風格多元化
| 有機融合世界多元文化,營造具有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建筑風格的景觀環境。
|
投資市場化
|
廣州大學城提升計劃
2012年12月,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實施廣州大學城提升計劃工作方案》,廣州將爭取用10年時間,71個項目提升大學城,將大學城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文化之城、創新之城、生態之城”。
[40]
文化之城
學術資源實現共享;珠三角國際修學基地全面建成;校際文化藝術活動多姿多彩,大學生環島馬拉松賽、環島自行車賽和國際高校賽艇對抗賽等成為品牌賽事。
創新之城
科研成果轉化成績斐然,師生創業創新活力全面激發,服務地方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成為推動廣東、廣州知識創新創業的新引擎。
生態之城
建成首個無“煤”城區,人與自然和諧環境初步形成,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環境生態,嶺南自然水鄉景觀與人文景觀兼備、適宜教學創業和生活居住的現代化生態新城區,成為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的典范之城。
短期目標(2012~2014年8月)
為教職員工和居民營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環境。提升大學城科技人文環境。
中期目標(2014年9月~2016年底)
優化提升大學城教育、商業、生活配套,建成配套教師公寓,完成城中村改造,提升美化綠化水平。 “創新性、國際性、社會性、教育性”的社會服務功能全面拓展。
遠期目標(2017~2022年底)
擬建公租房
廣州大學城不少教師疲于“走教”,如今這一問題將有所改變。24日,筆者從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廣州大學城公租房勘察設計項目已完成招標。根據設計方案,該項目將建1586套公租房,居住總人數預計達5000人。
[41]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廣州南漢二陵博物館后年開館 投資約3.6億元 .騰訊[引用日期2017-04-03]
- 2. 廣州大學城概況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1]
- 3. 廣州"十五"成就回顧·大學城篇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1]
- 4. 中山大學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5. 教學樓 .華南師范大學[引用日期2014-04-13]
- 6. 華南理工大學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7.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8. 學校簡介 .廣州大學[引用日期2014-04-13]
- 9. 廣州大學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10.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11. 廣東工業大學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12. 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13. 廣東藥學院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14. 星海音樂學院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15. 廣州美院:鄰水而居顯藝術家氣質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13]
- 16. 廣州美術學院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17. 校區介紹 .暨南大學[引用日期2016-05-02]
- 18. 交通指引 .廣州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16-05-02]
- 19. 廣州大學城用地分區示意圖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13]
- 20. 廣州大學城劍指國際 “智心”,或吸引高端人才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4-04-08]
- 21. 中心概況 .廣東科學中心[引用日期2014-04-08]
- 22. 懷舊街巷 .嶺南印象園[引用日期2014-04-13]
- 23. 嶺南印象園簡介 .嶺南印象園[引用日期2014-04-08]
- 24. 探訪小洲藝術村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04-08]
- 25. 廣州自行車輪滑極限運動中心 .南方日報[引用日期2014-04-08]
- 26. 廣州國家檔案館免費開放 .廣州國家檔案網[引用日期2014-04-08]
- 27. 廣州大學城:風華正茂 再迎飛躍 .南方日報[引用日期2014-04-08]
- 28. 國際生物島“開島” 廣州打造“生物科技CBD”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4-04-08]
- 29. GoGo新天地明年五一開業 .南都網[引用日期2014-04-10]
- 30. 分院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引用日期2014-04-13]
- 31. 分院介紹 .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引用日期2014-04-10]
- 32. 廣州大學城將鋪設有軌電車 新增兩條隧道 .新浪[引用日期2014-07-08]
- 33. 地鐵12號線延至金沙洲 大坦沙新增2過江通道 .廣州日報數字版.2014-05-30[引用日期2014-08-17]
- 34. 公交車線路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35. 地鐵專線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36. 廣州2017年底前外地車將限行 大學城將建有軌電車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4-06-02]
- 37. 廣州大學城 今年將辦三大體育賽事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05-24]
- 38. 廣州大學城總體的鳥瞰效果圖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13]
- 39. 總體規劃概念 .廣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08]
- 40. 穗大學城提升計劃工作方案出臺 2年內解決問題 .南方網[引用日期2014-04-08]
- 41. 廣州大學城擬建1586套公租房 將緩解“走教”難題 .騰訊[引用日期2014-07-25]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