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路地理位置
編輯公園路地名典故
編輯路南段(十梓街至民治路)宋代稱晉寧坊,有坊立于南口,王《志》等均作晉寧坊巷。民國《吳縣志》已注“俗誤井義坊巷”,《蘇州城廂圖》標作井義坊巷,《吳縣圖》則標公園路。路北段(民治路至草橋)東半原為遷善坊(坊立于草橋堍),一名壕股巷,盧熊《蘇州府志》等均作壕股巷,西半原為萬壽宮玉帶河西段(即原子城東城濠)。民國20年(1931)填河,連同南段拓為大街,西側為公園(原為子城東部的廢墟,1920年開始規劃建造公園,定名),遂稱公園路。
[1]
公園路古跡遺存
編輯公園路重要建筑
編輯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公園路 .蘇州地名網.2013-07-29[引用日期2015-06-06]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