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憨笨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牛憨笨,男,1940年2月出生,山西壺關人。196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中國光電子學和超快診斷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黨員。曾任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所長,光電工程學院名譽院長
研制成功中國第一個得到重要應用的高速靜電聚焦變象管;研制成功9種變象管和7種變像管相機,為中國地下核試驗、激光核聚變、X光激光等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診斷設備, 并銷往法國、美國和臺灣省, 為中國的國防建設和高科技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同時也使中國在變像管診斷技術領域躋身于國際先進行列;發展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論文被英、美、俄、德、法、日等國的學者引用近百次。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及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多項;發表論文150余篇。 [1] 
2016年7月4日15時30分在深圳逝世,享年76歲。 [2] 
中文名
牛憨笨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西壺關
出生日期
1940年庚辰年)2月
逝世日期
2016年(丙申年)7月4日
職    業
研究員,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信    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1993年獲第二屆王丹萍科學獎,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1993年“一種X射線像增強器”獲國家發明專利。項目負責人、第一發明者。

牛憨笨人物履歷

編輯
牛憨笨 牛憨笨
1968—1999年,工作于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1997年,被授予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9月,調入深圳大學,組建光電子學研究所,并任所長至今,是廣東省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國防軍工研究,專業光電子學,主要研究變像管超快診斷基技術、微光夜視技術和生物醫學成像技術等。研制成功我國第一個獲得重大應用的靜電聚焦、靜電偏轉變像管。主持、參與研制成功不同光譜響應范圍、不同時間分辨能力的九種變像管和七種變像管像機,為我國地下核試驗、激光核聚變等研究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診斷設備,打破了巴統禁運,解決了國防急需,并使我國變像管超快診斷技術領域擠身于國際先進行列。開拓和發展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首次提出了由動態泊松方程所決定的動態場中電子運動方程的數值求解方法和用時間傳遞函數評價變像管時間分辨率的數值求解方法。揭示了離散空間電荷效應和動態彌散場是影響變像管時間分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進的有效措施。有關論文被英、美、俄、法、日等學者引用近90次。近年來還開展了多維成像和生物醫學成像技術的研究工作。曾應邀到美、英、俄、法和臺灣地區進行合作研究和講學。曾獲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三等獎l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主要參加者)1項和三等獎2項,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并獲第二屆王丹萍科學獎金。1992年被人事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分別于1996年和1997年被評為西安市勞動模范和陜西省勞動模范。

牛憨笨人物生平

編輯
196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66年畢業。1966年9月—1968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在清華大學待分配。1968年3月份配到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其間曾于1968年8月至1970年元月到洪澤湖解放軍農場勞動鍛煉。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物理系進修,還于1987年、1988年、1991年、1992年、1996年先后到前蘇聯科學院普通物理研究所、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物理天文系、美國馬里蘭大學電子工程系、法國斯特拉斯堡核物理研究中心及我國臺灣新竹交通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應邀進行合作研究和講學。
1978年晉升為助理研究員,1986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89年晉升為研究員。199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物理電子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6年被評為西安市勞動模范,1997年被評為陜西省先進工作者和中國科學院模范導師等。1999年9月調入深圳大學工作,并組建了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2001年被評為廣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主要從事圖像信息獲取與顯示、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微光機電系統等研究和開發工作。
牛憨笨是國內外著名光電子學和超快診斷技術專家,長期從事微光夜視、變像管超快診斷和生物醫學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為我國國防建設和高科技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獲得了國家級重要獎項14項。1991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2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3年獲第二屆王丹萍科學獎,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他帶領科研團隊來到深圳大學工作,成為深圳第一位院士,組建深大光電子學研究所,推動該所形成了從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鏈,同時,光學工程被評為廣東省重點學科。他領導建立了廣東省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等一流科研平臺,組織學院科研團隊申報國家973項目,使深圳大學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

牛憨笨研究領域

編輯
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國防軍工研究,專業光電子學,主要研究變像管超快診斷基技術、微光夜視技術和生物醫學成像技術等。
牛憨笨 牛憨笨
在西安光機所期間,一直為項目負責人,先后研制成功國防軍工用的九種變像管和七種變像管相機,打破了巴統禁運,滿足了重大國防軍工的急需,使我國在變像管診斷技術領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僅使時間分辨率由納秒提高到皮秒,并進入了飛秒量級;還使診斷光譜從近紅外擴展到紫外、X射線,直至中子,并使光子增益由幾十倍提高到100萬倍以上。在此期間還展開了極端條件下的圖像信息獲取技術的研究工作,例如:瞬態顯微技術、光CT技術、熒光壽命顯微成像技術、X射線數字成像技術等,并取得重大進展。先后獲國家發明二等獎二項;三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主要參加者)和三等獎二項;還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五項和二等獎一項。獲國家發明專利五項和前蘇聯發明專利一項。先后發表論文90篇。

牛憨笨學術兼職

編輯
2. 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4. 深方大 獨立董事
5. 深圳市光學學會 理事長
6.太原理工大學雙聘院士兼職教授

牛憨笨科研成果

編輯
1. 1997年“軟X射線瞬時攝譜儀”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負責人之一。
2. 1997年“一種變像管皮秒分幅相機”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3. 1997年“一種X射線像增強器”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4. 1993年“一種飛秒掃描變象管”項目獲中國專利金獎。
5. 1993年獲第二屆王丹萍科學基金獎。
6. 1993年“一種X射線像增強器”獲國家發明專利。項目負責人、第一發明者。
7. 1993年“一種同步重復掃描變像管”項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一發明者。
8. 1993年“同步重復掃描變像管”項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負責人。
9. 1993年“軟X射線瞬時攝譜儀”項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負責人之一。
10. 1991年“一種飛秒掃描變像管”項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一發明者。
11. 1991年“一種飛秒掃描變象管”項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負責人。
12. 1991年“一種同步重復掃描變像管”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13. 1991年“一種飛秒掃描變象管”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14. 1990年“一種光電陰極導電基底”項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一發明者。
15. 1990年“一種光電陰極導電基底”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16. 1989年獲“軟X射線皮秒變像管掃描相機”項目獲中國科學院一等獎。主要參加者。
17. 1989年“具有時間彌散補償器的平面聚焦飛秒管”獲前蘇聯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18. 1987年“變像管皮秒掃描相機”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項目負責人之一。
19. 1985年“現代國防試驗中動態光學觀測及測量技術”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主要參加者。
20. 1982年“電視—變像管高速攝影機”項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參加者。
21. 1979年“靜電聚焦靜電偏轉通用快門變像管”國防科技項目,獲國防科委科技成果四等獎。項目負責

牛憨笨人物逝世

編輯
中國杰出的光電子學和超快診斷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原所長,光電工程學院名譽院長牛憨笨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6年7月4日15時30分在深圳逝世,享年76歲。牛憨笨的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16年7月8日(星期五)上午10:00,在深圳沙灣殯儀館大禮堂舉行。 [2]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行業人物 科研人員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