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稱
- 白河
- 別 稱
- 沽水
- 所屬水系
- 潮白河系
- 地理位置
- 北京北部
- 流經地區
- 沽源、赤城、延慶、懷柔、密云
- 發源地
- 沽源
- 主要支流
- 紅河、黑河、菜食河、懷九河等
- 河 長
- 280公里
- 河流面積
- 6460平方公里
- 平均流量
- 8.2立方米/秒
- 落 差
- 1200米
白河干流概況
編輯白河干流,全長280公里,發源于河北省沽源縣,經赤城縣,于白河堡進入北京市延慶縣境,東流經懷柔區青石嶺入密云縣,沿途有黑河、湯河、白馬關河等支流匯入,在張家墳附近注入密云水庫。潮、白兩河出庫后,各自排放故道,于密云縣城之西南的河漕村匯合后稱潮白河。
[1]
在赤城縣境內,其源一為獨石水,發源于沽源縣九龍泉,由獨石口鄉北柵口入赤城縣境,稱西河;一為紅石河,由紅石山經獨石口城東為東河。流至赤城縣城南而合,經獨石口、貓峪、云州、赤城鄉、赤城鎮、樣田、后城7個鄉鎮,由后城鄉河東村出境,入北京市延慶縣,下流注入白河堡水庫,全長129公里,流域面積4038.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寬度為31.3米,深0.91米,比降平均為10.3%,較大支流有馬營河、紅河、湯泉河等。湯泉河在縣城東南側與白河匯流,下流至后城隔河寨,與紅河匯流,水量大增,河道變寬。
[4]
在延慶縣境內,在白河堡鄉北梁西入境,沿縣境北部曲折東流至河口村納紅旗甸河,至菜木溝村有黑河匯入后,經沙梁子鄉摩天嶺南出境進入懷柔縣。縣境內河長55公里,河寬30米至70米,流域面積828.1平方公里。干流白河川已建設白河堡水庫。
[5]
在懷柔區境內,懷柔境內51.7公里,在懷柔境內的流域面積為1280.7平方公里,平均縱坡2.7/1000。從延慶后山大北溝東約1公里處進入懷柔境,由寶山寺鄉西帽山村變東西流為南流,至渣汰溝門有菜食河匯入,河床漸寬,形成數十里的白河大川,經寶山寺有天河匯入,至湯河口有湯河匯入,過后安嶺往東形成一個接近360度的大迂回,于雙文鋪東琉璃河匯入,過白河北、青石嶺至東峪溝門出懷柔境。境內主要支流湯河、琉璃河、天河的兩岸,形成山區主要居住村落,行政村多位于沿河兩岸,自然村則位于遠離河川的山溝。因之,河川是山區社會活動的中心地帶。
[7]
在密云縣境內,白河,自龍門溝入密云縣境,流經四合堂和石城兩鄉,于鹿皮關注入密云水庫。段長20公里,河床鑲嵌在峽谷中,最窄處僅10多米,比降大,水流湍急,切割作用大,多呈“V”字型。于溪翁莊從水庫泄出后,經翁莊鎮、密云鎮,在十里堡鄉河漕村東與潮河相匯,稱潮白河。水庫以上河段常年有基流,水庫以下河段長27公里,河道開闊,因水庫多年不放水,已成干河道。縣內流域面積320平方公里。
[9]
白河水文特征
編輯白河為常年河,在赤城縣境內,年平均流量8.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0.32立方米/秒。雨季,各支流均有洪水注入,洪水量為525立方米/秒,形成河流年內最大流量。結冰期為150天左右。
[4]
懷柔境內1939年大水時,湯河口鎮馬圈子曾出現每秒6350立方米的特大洪峰,至青石嶺達每秒8500立方米。
[7]
密云縣境內,多年平均徑流總量3994.2萬立方米。最大與最小徑流量相差懸殊。1972年6月15日徑流量0.88立方米/秒,7月28日徑流量2250立方米/秒。據歷史洪水調查資料記載,1939年洪峰(尖巖至溪翁莊河段)徑流量達1.12萬立方米/秒。年際來水量差異顯著,1961年水量為3.972億立方米,1974年來水量為13.38億立方米。
[9]
白河主要支流
編輯白河赤城縣境
紅河,又名陽樂河、陽曲水。發源于赤城縣龍關鎮大龍王堂,因其流經鐵礦,河水呈紅色而得名。由西北繞東南流經赤城縣境內龍關鎮、雕鶚鎮、東興堡鄉,匯入白河,長47公里,流域面積119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為7%,為常年河。
黑河,發源于沽源縣老掌溝內和赤城縣東猴頂山麓,于赤城縣黑龍山村匯合,由北向南流經赤城縣三道川、白草、東萬口、茨營子、東卯五個鄉,從東卯鄉四道甸村南出境。
[4]
于花盆鄉耗眼梁村入北京市延慶縣境,流經三間房、沙梁子后,在菜木溝村附近人白河,注入密云水庫。
[5]
全長92.5公里,寬17.3米,深0.25米,流域面積1633.6平方公里,比降為5~15%,為常年河。年平均流量3.26立方米/秒,洪水量為648立方米/秒。因河底有青苔,水呈黑色,得名黑河。沿途有二道川河、白草河、桃陽河、頭道川河、瓦房溝河、道德溝河、東青羊溝河、東、西長梁河等支流注入。
[4]
馬營河,發源于崇禮縣威遠門壩,在赤城縣境內舍身崖注入白河,流域面積566平方公里,河長41公里,平均比降10/1000,最大洪水流量254立方米/秒。
白河延慶縣境
菜食河,白河支流,屬潮白河水系。發源于縣境內四海鄉海字口村附近,流經珍珠泉、小川后在小川鄉南天門村出境人懷柔縣,延慶縣縣境內河長37公里,流域面積257.1平方公里,小川以下又名渣汰溝。
紅旗甸河,白河支流,屬潮白河水系。發源于河北省赤城縣,流經延慶縣大石窯、紅旗甸后在千家店鄉河口村附近人白河,縣境內河長15公里,流域面積67平方公里。
白河懷柔區境
懷河,懷柔西部的懷九河、懷沙河在縣城西匯合后稱懷河。懷河是潮白河支流,但因20世紀70年代,白河曾改道兩河村在梭草潮河,懷河曾在兩河村入白河,因此,習慣上,懷河也是白河的支流。懷河全長以最長支流懷九河上源計為80.9公里,懷柔境內64公里;流域面積1042.6平方公里,懷柔境內578.3平方公里,河床縱坡2.1-2.4/1000。懷河支流有紅螺鎮牤牛河、匯合沙河后的雁棲河和南房、周各莊兩道小河,懷河在梭草村南入潮折河。懷河由于上游山場植被好,林木多,清水出川,在匯入白河后與白河同流而不合污,兩河一清一濁,涇渭分明,同流1公里多之后方混為一色,修建懷柔水庫前曾是梭草東南一帶一大勝景。修建懷柔水庫后,懷河下游仍負擔懷柔水庫的泄洪任務。
湯河,為白河在懷柔境內的最大支流。源于河北省豐寧縣鄧家柵子,流經大草坪,在大南溝門進入懷柔,流經頭道穴、喇叭溝門、七道河、長哨營至湯河口,由左岸匯入白河。湯河在懷柔境內長52.6公里,流域面積618平方公里,河床縱坡5/1000。湯河在懷柔境內的支溝自上而下由左岸匯入的有:帽兒溝、楊樹溝、大甸子東溝、八道河溝、二道河東溝、石洞溝、卜營溝、大蒲池溝;由右岸匯入的有胡營子溝、喇叭后溝、喇叭前溝、對角溝門南溝、蘭營溝、古石溝、連石溝。湯河的流量變化很大,一般在旱年春季易形成局部斷流,洪水期也易暴發較大的洪峰。據記載:1939年大水,湯河口出現每秒2120立方米的洪峰。湯河沿岸形成廣闊的河漫灘和河谷地,俗稱湯河川。湯河川是滿族聚集區,有喇叭溝門、七道河兩個滿族鄉。湯河匯入白河的三角地帶是一個較廣闊的盆地,形成了懷柔北部山區的重鎮-湯河口鎮。
琉璃河,源于崎峰茶鄉梁根,主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242.1平方公里。在三岔有源于大地、北灣的山溪匯入,經魚水洞草場至孫胡溝有孫胡溝溪水匯入,過皮條溝、碾子灣經幾個迂回之后,由偏道子東下出老公營溝口,南有得田溝、東有琉璃廟南溝匯入白河。琉璃河歷史上曾出現幾次較大洪峰為1924每秒2440立方米,1939年為每秒1170立方米,1972年為每秒1780立方米。
菜食河,又稱渣汰河,發源于延慶四海冶以南的黑坑,由延慶的前南天門進入懷柔境內,流經懷柔寶山寺鄉的后南天門、小龍潭、牛圈子,出渣汰溝,從右岸匯入白河。懷柔境內長12.5公里,流域面積14.6平方公里,縱坡為5.4/1000。菜食河在牛圈子小龍潭一帶,河床為奇形怪狀的巖石構成,河水由巖石間穿過,形成迂回曲折的小瀑布,匯成一處深不見底的“龍潭”,有一處直徑三米余的天然石井,圓口直壁,當地人稱為“石缸”,大雨傾注,水不外溢,干旱年也不干枯。
天河,發源于河北省豐寧縣楊木柵子鄉的老西營,由懷柔縣碾子鄉四道河入境,境內長度60.7公里,流域面積229.7平方公里。河床縱坡5.7/1000。入懷柔境后至道德坑有源于老朝陽支溝的溪流匯入,至四道窩鋪有源于龍門甸子的支溝溪流匯入,流經碾子、對石至寶山寺下營,從左岸匯入白河。
[7]
白河密云縣境
白馬關河,源于番字牌鄉前火石嶺,流經番字牌、白馬關、馮家峪、西莊子,于后寶育嶺入密云水庫。全長34.5公里,流域面積約228平方公里,河道縱坡1.1/1000,常年有基流,多年平均徑流量4300萬立方米。
蛇魚川河,源于石城鄉神廟村一帶,流經轉山子、西灣子,于東灣子村南入密云水庫。全長13.4公里,流域面積27.3平方公里,河道縱坡3.4/1000,多年平均徑流量517萬立方米。
西沙河,源于懷柔縣黃土梁一帶,過大水峪沿懷柔、密云交界南流,于疃里村北流入密云縣境內,至建新村出境,于懷柔縣境內入潮白河。境內長10.2公里,流域面積94.5平方公里。
白河水利工程
編輯白河綜合樞紐
云州水庫
云州水庫位于赤城縣白河中上游,云州鄉云州村北2.5公里處。始建于1958年春,1959年停工,1968年復工,1972年竣工。總投資1113.2萬元。出動民工2萬余人,動用土沙方93.32萬立方米,石方34.68萬立米,混凝土2.21萬立方米。該庫是一座大型水庫,由大壩、泄洪洞、輸水洞、非常溢洪道、水電站等五部分組成。庫址上游流域面積1170平方公里。水面面積3平方公里,水深25米,蓄水能力1.137億立方米。大壩呈東西走向,土石結構,高43米,壩頂長183.4米,壩底長104米,壩頂寬6米,壩底寬157.7米,壩內坡1:2.83,壩外坡1:1.89,防浪墻高1米,壩基防滲采用水平鋪蓋。水文特征:校核洪水總量(24小時)為14980萬立方米,驗算標準為萬年校核,雨量標準(24小時)390毫米。洪峰流量(24小時)8096立方米/秒。洪水總量(24小時)18320萬立方米。泄洪洞為有壓圓形隧洞,洞徑8米,最大泄量890立方米/秒,閘門為4X8平方米,2扇。非常溢洪道最大泄量1250立方米/秒,堰頂超高0.35米,堰頂寬度30米。灌溉洞為圓型有壓隧洞,洞徑3米,最大泄量75立方米/秒。閘門為平板閘門,進口門斷面尺寸為3X2.5平方米,1扇;出口門1扇,斷面2X2.5平方米。出口處設一岔洞,洞徑為1.8米。最大泄量6立方米/秒。
該水庫由于施工時間急促,質量未達到設計要求,造成大壩不穩定。1974年,在省海河指揮部、滄州水校以及地區水利局協助下,對工程進行水工、土工試驗、水文分析,設計出工程加固方案。1978年開始對水庫工程進行復修,一直到1982年,復修工程基本完成,使工程達到安全運行標準,可灌溉農田4.6萬畝。
[10]
白河堡水庫
白河干流中段建有白河堡水庫。位于延慶縣白河堡鄉,距縣城30公里。水庫控制面積2657平方公里,設計總庫容9060萬立方米。白河堡水庫工程是延慶有史以來最宏大的骨干水利工程,也是北京市重要水源工程之一,具有補水、灌溉、防洪、發電和水庫養殖等多種綜合效益,也是跨流域溝通三水系(潮白河、永定河、北運河)、三大水庫(密云水庫、懷柔水庫、十三陵水庫)進行資源再分配的樞紐工程。白河堡水庫于1970年9月破土動工,1983年7月竣工。白河堡水庫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泄洪排砂隧洞、輸水隧洞、官廳水庫補水渠、南北干渠和發電站等建筑物組成。大壩為黏土斜墻壩,大壩高42.1米,壩頂高程602.1米,壩頂長300米。溢洪道最大泄量為4070米3/秒。泄洪排砂隧洞最大泄量157米3/秒。輸水隧洞橫穿佛爺頂分水嶺,長7090米,隧洞為無壓式城門洞型,設計最大流量為20米3/秒,是跨流域引水的主要樞紐,在香營東北建有分水池和發電站,并建有白河堡水庫管理處(稱白河前山)。南北干渠全長80公里,沿渠修渡槽、涵洞、泄水閘、節制閘和馬車橋等渠系建筑物200多座,可控制灌溉面積20多萬畝,其中南干渠可為十三陵水庫補水。
[11-12]
白河引水工程
白河引水工程是將白河水引到媯水河后給官廳水庫補水,并解決延慶川區農業用水,同時通過南干渠向十三陵水庫補充水源。由南干渠(1976年開始施工,至1994年修至西撥子鄉營城村西)、北干渠(全長20公里,控制耕地面積6.73萬畝,北干渠上段設計流量8立方米/秒,末端流量2立方米/秒。1976年秋開始施工,1990年竣工)、官廳水庫補水渠(全長7400米,設計流量20立方米/秒,1975年至1983年秋完成)、十三陵水庫補水渠(全長6.33公里,設計輸水流量5立方米/秒。1983年8月開工,1984年竣工)組成。
[13]
白河灌溉工程
云州灌區
云州灌區位于白河中游,北起云州水庫,南至樣田鄉灰窯子村,全長30公里,最寬處1.5公里,最窄處0.1公里,沿白河兩岸山腳新修、擴修干渠9條,總長20.15公里,其中,東岸4條,共計長25.5公里;西岸5條,全長24.4公里,灌溉云州、赤城鄉、赤城鎮、樣田4個鄉鎮144個村的耕地4.6萬畝。
白河河道治理
編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前,白河全勢西流,從馬頭山西經龔莊子、卸甲山到疃里村南出境入懷柔縣,至順義縣牛欄山與潮河匯合后南下。嘉靖三十四年為利漕運,引白壯潮,在楊家莊開白河新口及新河道,自馬頭山西南流經縣城西至河漕與潮河匯。為防白河水患,明隆慶四年(1570)自沙峪溝筑堤到縣城西門外,長600丈余(約2000米),至城北350丈余(1160米),自唐家莊至西河筑堤百丈有余(330多米),各高三丈五尺(約11.5米)。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復修縣城西各堤,計自沙河起至城西門止,筑石子堤803丈(38米),三道木壩16丈(53米),四道木壩10丈(33米),壩后土堤30丈,沙壩130丈。光緒十一年(1885)筑縣城西門外護壩。1955年對縣城西門外護壩維修加固,裝鉛絲籠60個,完成工程量0.4萬立方米。1957年,龔莊子筑沙堤一條長1403米,完成工程量65.6萬立方米。同年于河漕村東筑沙堤一條長700米,頂寬5米,高7米,總工程量5萬立方米。密云水庫建成后,按20年一遇洪水標準疏浚水庫以下河道。1978年由京密公路橋往下,疏控河道1000米,工程總量7.3萬立方米。1982年城西門外疏挖筑堤1000米,工程總量5.1萬立方米。1984年在沙河鐵路下疏挖河床筑堤2500米,工程總量37.4萬立方米。1987年從調節池到國際游樂場疏挖河道1700米,工程總量47.8萬立方米。
[14]
2001年,密云縣對白河沿岸進行了全面整治,工程包括密云西大橋橡膠壩、濱河橋橡膠壩工程,河道防滲處理,白河磚砌工程。白河兩岸步道硬化工程,六座大橋的架設工程,八大公園建設工程、大組團綠化美化工程、燈光明亮設施建設工程,該工程綿延白河兩岸10華里,總投資3億元,2000年5月份開工,2001年年底竣工。
白河橡膠壩工程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西大橋橡膠壩,西大橋橡膠壩上游鋪設防滲膜211973.44平米,鋪砼預制板45051.65平米,投資1568.2萬元;第二部分為濱河橋橡膠壩,濱河橋橡膠壩上游鋪防滲膜133000平米,鋪砼預制板2800平米,投資1306.47萬元。第三部分為濱河大橋工程,建設和防滲護堤工程,鋪砼預制板50000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通過建設橡膠壩,使白河河道擋水能力增強。在白河河道上新建飛虹橋、云虹橋、濱河橋、太陽大橋、密虹橋、陽光大橋6座橋梁,橋梁總長759.2米,總投資4192.8萬元。白河引水工程共鋪設400鋼管151米,鋪400PVC管1988米,建閘房一座,總投資259.86萬元;白河排水工程鋪設管道總長4000米,砌方溝425米,總投資1006.38萬元。工程的建成,不但對白河河道進行了較徹底整治,增強了防洪能力,而且使密云縣城的環境發生了根本性改觀。
[15]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北京潮白河 .中國地名文化網>[引用日期2014-02-08]
- 2. 白河源頭 .壩上草原旅游風光信息網[引用日期2014-03-10]
- 3. 燕山天池--北京最高的水庫 .上海景域文化[引用日期2014-03-10]
- 4. 河北省赤城縣地方志纂委員會辦公室.赤城縣志92:改革出版社,1992年8月:120-121
- 5. 延慶縣志編纂委員會.延慶縣志2006:北京出版社,2006年4月:68
- 6. 懷柔區“魅力白河灣” .首都之窗 [引用日期2014-03-10]
- 7. 懷柔縣志編纂委員會編.懷柔縣志: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107-108
- 8. 密云白河大橋建成通車 .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引用日期2014-03-10]
- 9. 密云縣志編纂委員會.密云縣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11月:65
- 10. 河北省赤城縣地方志纂委員會辦公室.赤城縣志92:改革出版社,1992年8月:186-189.
- 11. 延慶縣志編纂委員會 .延慶縣志2006 :北京出版社 ,2006年4月 :177 .
- 12. 水利 .延慶縣志[引用日期2014-03-09]
- 13. 延慶縣志編纂委員會 .延慶縣志2006 :北京出版社 ,2006年4月 :184-185 .
- 14. 密云縣志編纂委員會 .密云縣志 :北京出版社 ,1998年11月 :151-152 .
- 15. 整治白河沿岸 建設十里長堤 .密云縣人民政府.2002年09月13日[引用日期2014-03-23]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