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東

(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筑專家)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王小東,1939年1月17日生于甘肅蘭州市人,祖籍山東平度市,建筑設計及理論研究專家。 [1-2] 
1963年西安冶金建筑學院建筑學專業畢業,分配到新疆建筑設計研究院工作,歷任高級建筑師、院長。現任新疆建筑設計研究院資深總建筑師和中國建筑學會常務理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長期在新疆從事建筑設計和理論研究工作,分別獲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設部、中國建筑學會的優秀設計獎。2007年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4] 
主要建筑作品有新疆友誼賓館三號樓、庫車龜茲賓館、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新疆景區、新疆博物館、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新疆國際大巴扎、庫爾勒康達大廈等。
中文名
王小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甘肅省蘭州市
出生日期
1939-01-17
職    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筑專家
畢業院校
西安冶金建筑學院(現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主要成就
2005年獲得“羅伯特·馬修獎”
2007年獲得“梁思成建筑獎
200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8年自治區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
代表作品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新疆景區、新疆博物館、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新疆國際大巴扎、等
性    別

王小東人物經歷

編輯

王小東大學經歷

1957年,王小東考上了西安冶金建筑學院(現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專業。這也是這所大學第一年招生。
王小東圖冊
王小東圖冊(5張)
在一定程度上,王小東成了那一級學生的排頭兵:被編在建筑學專業5701班,學生證編號是1957年01號。一般來說,大學是按考生的考分由高到低錄取,由此形成了接收順序。王小東清晰地記得,他的接收號也是01。
1960年代前,大學生的生活成本較低,國家發給每人每月13元的助學金,生活的基本花銷就夠用了。
王小東入校時,食堂的主副食不分,同樣的菜票可買主食,也可打菜,還能到小賣部里換些日用品。過了三年,國家進入經濟困難時期,學生的伙食標準大幅度下降。菜票不能主副食混用,糧食定量減少,總是吃不飽。入了冬,宿舍里沒有暖氣,肚子越餓就越冷。
艱苦的生活并不能讓同學們放棄對美的追求。學校給學生減輕負擔,課程作業不太多,王小東就干脆住在教室里不回宿舍了,晚上在東樓教室里練書法,畫水彩畫。在饑餓的日子里,王小東的水彩畫表現的仍是校園里盎然的春意。
匱乏的物質生活和豐富的精神生活有時并不成正比。那個時期,校園里幾乎每個周末都有舞會,有演出,也有電影。
到了星期天,王小東和同學們背著畫夾外出畫畫,或者出校門一直步行到鐘樓,到西安美協看畫展,然后再步行回校。
王小東至今還能數出一串教過他的教師的名字:郭毓麟、姜左盛講工業建筑,朱葆初講建筑設計初步,黃民生講民用建筑,張秀蘭老師是輔導員。還有劉寶仲、侯繼堯、蔡南生、王振華……
在西安建筑工程學院,注重給學生打好扎實的基本功,是老師們的一項重要任務。有一次,王小東和同學們要畫一幅大渲染圖。按照規定,天空要渲染8遍。王小東渲染了4、5遍,覺得效果出來了,就跑到資料室看書去了。張文賢老師把王小東從資料室拽到教室去,說:你天空還沒有畫完呢。王小東說,我畫好了。張文賢說,你每渲染一遍我都給你記著呢,還不夠8遍。
艱苦里孕育著希望,大學生活豐富著王小東的理想主義情懷。 [5] 

王小東工作經歷

他1963年畢業志愿填寫“新疆”,緣于一顆浪漫的心。被新疆奇異的戈壁、雪山、森林、牧場所吸引,他放棄了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機會。
“記得剛到新疆不久,我畫了一幅以天山博格達峰為背景的城市水彩畫,當然其中有不少建筑是我虛擬的,畫名為《一個建筑師的夢》。想到自己親手畫的圖紙變成現實,就有一種沖動感。有時一些未完成的圖紙竟會以建成的情景出現在夢中。”
懷揣著彩色的夢想,一踏上新疆這片熱土,他就時常背著畫夾,四處寫生。大街小巷、風土人情、自然風光,都成了他筆下的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圖畫。他的情感也在日日描摹中變得愈發醇厚熾熱。這些情感為他自成一體的建筑設計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石。他的執著,他的探尋,他的理想主義,都在他的建筑創作中得以展現。
1980年,是王小東建筑設計生涯的一個重大拐點。他首次在吐魯番招待所及外貿樓的設計中,對新疆建筑的風格、地域性等作了初步的探討,開始注重捕捉傳統中最具有生命力、最本質、最敏感的因素,融化于新建筑中,從而使作品既富有濃厚的傳統特色,又具有較強的時代風貌。 [6] 
工作40余年,王小東為新疆人民設計了多部建筑作品。2004年,由王小東設計,已成為烏魯木齊市新地標的新疆國際大巴扎獲得了第三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優秀獎,這是我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的最高學術獎項。 [5] 

王小東人物成就

編輯
分別獲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筑部、中國建筑學會的優秀設計獎。2005年以建筑創作的個人成就獲得國際建協(UIA)頒發的羅伯特·馬修獎(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獎)。2007年獲我國建筑師的最高榮譽獎——第四屆梁思成建筑獎。曾在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如“新疆建筑創作之語”、“繼承與創新”、“新疆伊斯蘭建筑的定位”、“文化對建筑困境的拯救”、“變化中的城市觀念”、“建筑本源與消解”等。出版著作有《新疆古建文化之旅》、《伊斯蘭建筑史圖典》、《西部建筑行腳》等。 [4] 

王小東設計作品

1.新疆國際大巴扎獲第三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優秀獎;建設部優秀建筑工程設計二等獎;新疆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2.新疆友誼賓館三號樓建設部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新疆優秀工程設計獎
3.庫車龜茲賓館獲新疆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4.被北京市民評選為首都最佳設計之一
5.新疆博物館自治區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6.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獲新疆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3] 
王小東設計作品
王小東設計作品(5張)

王小東學術論文

《中國古建文化之旅—新疆篇》、《伊斯蘭建筑史圖典》、《西部建筑行腳》以及《新疆伊斯蘭建筑的定位》等學術論文數十篇。 [2] 

王小東獲得榮譽

2005年以建筑創作的個人成就獲得國際建協(UIA)頒發的羅伯特·馬修獎(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獎)。
2007年獲我國建筑師的最高榮譽獎——第四屆梁思成建筑獎
2007年12月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3] 
2008年12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東等185名專家獲得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 [7]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行業人物 科研人員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