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籌建于1952年,正式成立于1954年,最初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土木建筑研究所。1998年4月,所名改為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是直屬于中國地震局的中國最早系統地開展地震工程和安全工程研究的國家公益性科學研究機構。
[1]
- 中文名
-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 外文名
-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 別 名
- 工程力學所
- 成立時間
- 1954年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歷史沿革
編輯1952年,中國科學院土木建筑研究所開始籌建。
1954年,中國科學院土木建筑研究所正式成立,是中國國內唯一以地震工程和防災減災為主要研究領域的國家公益性科研機構。主要從事建筑材料、土壤力學、工程結構和建筑設計等方面的研究,同時開展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地震工程、結構安全度和黃土工程性質等研究方向的探索。
196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工程力學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調整為地震工程、核反應堆結構力學、土壤力學、沖擊與振動和特殊混凝土材料及其動力性能的研究。
1970年-1984年,受國家地震局和中國科學院的雙重領導。
1984年4月,改由國家地震局領導,所名隨之改為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調整為地震工程和防災減災,主要開展強震動觀測、工程地震、結構工程、生命線工程、巖土工程、城市防災減災等方面的研究。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科研條件
編輯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設施設備
截至2016年9月,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擁有地震模擬振動臺陣、偽動力試驗設施、超級計算機系統、土工離心機振動臺、超低頻振動計量標準裝置、動三軸和共振柱土動力試驗裝置、多功能靜力觸探車等大型試驗設備,共同組成國際先進、中國國內領先的地震工程綜合試驗系統。
[1]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人員編制
中國科學院院士:胡聿賢
[3]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科研部門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交流合作
編輯根據2017年4月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是中國地震工程聯合會、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專業委員會和亞太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聯合會的秘書處掛靠單位,承辦了第十四屆世界地震工程大會,多年來與美國、日本、俄羅斯、歐盟、韓國等30多個國家以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進行了廣泛的合作研究。
[7]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科研成就
編輯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科研成果
●科研獲獎
根據2016年9月該所官網信息顯示,1985年以來,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共獲國家級科技獎勵20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70余項。2015年,由該所謝禮立院士團隊完成的“建筑結構基于性態的抗震設計理論、方法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2]
●科研項目&科學調查
根據2016年9月該所官網信息顯示,近年來,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承擔完成了一大批國家級科研項目(如中國土木工程領域第一個國家973計劃項目《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壞與控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現場災情監控與救援裝備研究》《重大工程地震參數確定技術研究》《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關鍵技術研究》等),組織參加了中國國內主要破壞性地震的工程震害調查(如汶川、玉樹、蘆山、魯甸地震等)。
[1]
[7]
●標準制定&學術專著
根據2016年9月該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組織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抗震設計規范(草稿),主持編寫了《核電廠抗震設計規范》《建筑工程抗震性態設計通則》(試用)、《中國地震烈度表(1980)》等20余部國家技術標準及行業和地方標準,參與編寫了《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等近40部國家技術標準,出版了《唐山大地震震害》《地震工程研究報告集》《劉恢先地震工程學論文選集》《地震工程學》等數十部學術專著。
[1]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學術刊物
刊物簡介 | 圖片 |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是由中國地震局主管、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與中國力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科學領域的學術性期刊。該刊被中國科學院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核心版),《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收錄,還被由日本科學技術振興事業團出版的《日本科學技術信息中心數據庫》(JISCT)以及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sInternationalPeriodicalsDictionary)等收錄。。該刊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源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源刊。 [8] | |
《自然災害學報》是由中國地震局主管,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和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災害科學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以反映自然災害的孕育和發生機理、災害的預測和預防、災害的危險性評估、災害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及其影響、以及其它防災減災系統工程方面研究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辦刊宗旨。該刊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入選《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等。該刊系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源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9] | |
《世界地震工程》是由中國地震局主管、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與中國力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地震工程科學領域的建筑工程和其他土木工程結構抗震、防震和減災的專業科技期刊。該刊被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該刊系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源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刊。 [10] | |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是由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主辦,美國多學科地震工程研究所中心(MCEER)協辦的英文類學術期刊,1992、1996年分別獲中國地震局、黑龍江省科委期刊評比優秀期刊三等獎,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被美國《應用力學評論》、中國《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 荷蘭《地學數據庫》 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 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美國《ProQuest 數據庫》、 日本《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中國《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中國《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國《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中國《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等收錄。 [11] |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人才培養
編輯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學科建設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教學建設
●師生規模
●獎助體系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設有助學金、用餐補貼、醫療補貼等資助金。此外還設有國家獎學金和專項獎學金。研究生發表高水平論文,可獲得科研論著獎。特別優秀的博士學生還可申請“劉恢先地震工程獎學金”。
[2]
[12]
●培養模式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碩士生培養年限為三年,實行“所院聯合、兩段式教育”。第一學年基礎課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代培,第二、三學年回所做論文,研究生的畢業就業工作實行雙向選擇原則。
[13]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創新文化
編輯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形象標識
所徽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所徽為圓形,最中間的三個紅色圖形是英文字母“EIM”的變形,為“工程力學研究所”的英文名“InstituteofEngineeringMechanics”的簡稱,其中“IE”又形似工程建筑,右邊的“M”形似一座山脈,山脈中間因為“地震力”的作用而嵌入地下,這都說明了研究所的研究主題:工程力學。同時,右邊的山地“裂”了,而左邊的建筑卻安然無恙,表明了研究所作為中國地震局直屬研究機構的使命和任務:刻苦研究工程力學,為減輕地震災害服務。所徽的上方是研究所的中文名,下方是英文全稱。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參加活動
2017年2月,“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站為哈爾濱市第四十七中學的學生們上了地震科普知識開學第一課。學生們還參觀了研究所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實驗室,其中有中國最大的三向振動臺之一的模擬振動臺和縮放比例的中國國內一些著名建筑的試驗模型。
[14]

地震科普知識開學第一課(2張)
2014年8月,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派出5名專家前往魯甸縣開展抗震救災應急處理工作。
[15]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現任領導
編輯職務 | 姓名 |
所長 | 孫柏濤 |
黨委書記、副所長 | 李明 |
副所長 | 張孟平 |
副所長 | 李山有 |
紀委書記、副所長 | 孔繁鈺 |
參考來源: [16] |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研究所概況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4-17]
- 2.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4-17]
- 3. 胡聿賢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4-17]
- 4. 謝禮立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4-17]
- 5. 廖振鵬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4-17]
- 6. 歐進萍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4-17]
- 7.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引用日期2017-04-17]
- 8. 期刊簡介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編輯部[引用日期2017-04-17]
- 9. 期刊簡介 .《自然災害學報》編輯部[引用日期2017-04-17]
- 10. 期刊簡介 .《世界地震工程》編輯部[引用日期2017-04-17]
- 11.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維普期刊網[引用日期2017-05-07]
- 12.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4-18]
- 13.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科研條件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引用日期2017-04-18]
- 14. 上好開學第一課 防震減災進校園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4-18]
- 15.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5名專家赴云南震區應急 .黑龍江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04-18]
- 16. 現任領導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4-18]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