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壯麒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胡壯麒(1929年08月31日-2016年07月10日),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亞太材料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大連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教授 [1] 
1952年胡壯麒從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畢業后進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工作 [2]  ;1981年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系學習;198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高溫合金與特種鑄造研究室主任;1989年擔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委會主任;1990年擔任博士生導師;1992年擔任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當選為亞太材料學院院士;1998年擔任北京科技大學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3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6年7月10日在沈陽逝世,享年87歲。
胡壯麒長期從事高溫合金、非平衡合金的研制及其它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究 [3] 
中文名
胡壯麒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市
出生日期
1929年08月31日
逝世日期
2016年07月10日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凝固技術》《亞穩金屬材料》
政治面貌
中國共產黨黨員

胡壯麒人物生平

編輯
1929年8月31日,胡壯麒出生于上海市。
胡壯麒
胡壯麒(8張)
1948年1月,考入上海市廬江大學化學系。
1952年1月,大學本科畢業,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工作,先后擔任助理研究員(1952年9月至1982年12月)、學委會副主任(1982年12月至1986年12月)
195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1年6月,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系學習(至1982年6月)。
1986年1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高溫合金與特種鑄造研究室主任(至1989年12月)
1989年1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至1992年12月)。
1990年,擔任博士生導師。
1992年1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至1997年12月)。
1995年1月,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精密熱加工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委員,同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7年1月,當選為亞太材料學院院士。
1998年1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研究員(至2016年07月)。1月,擔任北京科技大學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副主任。
2003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4] 
2016年7月10日17時整在沈陽不幸逝世,享年87歲 [5] 

胡壯麒主要成就

編輯

胡壯麒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胡壯麒研制成功中國第一個一級空心渦輪葉片材料及民航機長壽命葉片材料;研制成功抗熱腐蝕定向結晶葉片、定向結晶鈷基合金葉片及特種微晶粉末;研制成功中國直升機用第一個增壓器;提出了約束性凝固過程中溶質的非平衡再分配理論 [3] 
  • 成果獎勵
截至2016年,胡壯麒先后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及省、部級各種獎勵10余項 [2]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85年發動機配套的多孔氣冷鑄造以及渦輪葉片的研制與推廣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986年超聲氣體霧化微晶金屬粉末工藝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89年超聲、超音速氣體霧化極冷金屬粉末技術與裝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2年缺口前端雙氫峰發現及塑變氫遷移和微區氫擴散的新進展省部級三等獎
1997年單晶鎳基高溫合金非平衡凝固行為的研究省部級三等獎
1997年納米金屬材料的形成、微觀結構及性能研究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2006年塊狀非晶及其復合材料制備過程中的科學基礎省部級二等獎
  • 學術論著
截至2016年,胡壯麒中國國內外發表論文411篇,國內發表論文366篇,出版專著4部,譯著5部,申請專利14項 [2]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1957.11《用矽錳合金預脫氧的研究》(蘇)姆切里什維里,薩馬林著;胡壯麒,賀潛菊譯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8.04《表面改性與合金化 激光束、離子束、電子束技術》J·M·波特等主編;胡壯麒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5.06《低維材料 第2分冊:非晶態、急冷與快速凝固材料、噴射成型 工藝 技術、超細材料與技術》張傳厲,胡壯麒,等著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12《亞穩金屬材料》胡壯麒等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胡壯麒人才培養

  • 教學理念
胡壯麒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培養,經常鼓勵學生要有信心、創新、決心及奉獻和合作精神,他對待學生以身作則,身教勝于言教、啟發勝于責備 [2] 
  • 指導學生
截至2016年,胡壯麒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獨立和聯合培養碩士生24名,博士生125名,博士后23名,其中2名博士獲院長獎學金特別獎,1名獲中科院優秀青年科學家獎,2名分別獲1999、2001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1名評為首屆中科院優秀博士后 [2] 
  • 教學獲獎
1985年被沈陽分院評為優秀研究生導師,被評為1999-2000年度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優秀研究生導師,2002年獲中國科學院寶潔優秀研究生導師獎 [2] 

胡壯麒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59年遼寧省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
1987年遼寧省勞動模范
1988年遼寧省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
1988年遼寧省優秀專家
199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1997年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2000年沈陽市榮譽優秀專家
2002年沈陽市榮譽優秀專家
200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4年遼寧省優秀專家
2004年中國金屬學會高溫合金學術委員會杰出貢獻獎
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獎章和證書
政府特殊津貼
參考資料來源: [2] 

胡壯麒社會任職

編輯
時間擔任職務
1991年01月至2004年01月J.Mater.Sci.Technology主編
1996年01月至-《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編委會顧問委員
1999年01月至-《中國有色金屬學報》編委會委員
中國材料學會理事
東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十幾所大學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

胡壯麒人物評價

編輯
胡壯麒長期從事高溫合金和亞穩材料的研制及其它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究,為中國科技和國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胡壯麒一生熱愛祖國,并用他畢生精力實現著科技強國的崇高理想。他治學嚴謹務實、目光敏銳,為人淡泊名利、謙虛正直,他的高尚品德和獻身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5] (胡壯麒院士治喪工作小組評)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行業人物 科研人員 教師 大學教師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