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二可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毛二可 (1934.1.26-- ) 雷達信息處理技術專家。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人。1956年畢業(yè)于北京理工學院。現任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 [1]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授。1981年以來主持完成了21項合同,其中有4項獲國家發(fā)明獎。在雷達系統及雜波抑制信號處理和雷達跟蹤的信號處理方面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國雷達動目標顯示、檢測性能及跟蹤的精度和速度,對中國雷達技術的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獲1987年國家發(fā)明獎二等獎。著有《毫米波導引頭信號處理機》、《電荷耦合器器件動目標顯示對消器》等。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文名
毛二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北京市
出生日期
1934年
職    業(yè)
工程院院士
畢業(yè)院校
北京理工大學
信    仰
共產主義
代表作品
《毫米波導引頭信號處理機》,《電荷耦合器器件動目標顯示對消器》

目錄

毛二可簡介

編輯
毛二可(1934.1--)。生于北京市。1951年重慶南開中學高中畢業(yè)后考入當時華北大學工學院(后改稱北京工業(yè)學院,現為北京理工大學)電機制造專業(yè),1953年改學雷達專業(yè)。
毛二可 毛二可
1956年雷達專業(yè)畢業(yè)后,留校任助教兼雷達實驗室主任。1961年提為講師,1978年提為副教授,1983年提為教授。現任北京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北京電子學會常務理事,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空軍科學技術與人才培養(yǎng)顧問。長期從事雷達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面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在雷達體質和雜波抑制方面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和參加了三十多項重點科研任務。對我國動目標顯示、動目標檢測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雷達系統及其信號處理和教書育人方面做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研究成果曾獲光華科技基金特等獎,國家發(fā)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四等獎一項,部級獎多項。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  ,1984年獲準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技術專家”,1985年和1988年兩次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1989年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91年評為兵器工業(yè)系統勞動模范,2007年評為全國優(yōu)秀中共產黨員。 [2] 

毛二可人物生平

編輯
長期從事雷達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面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在雷達體質和雜波抑制方面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和參加了三十多項重點科研任務。對我國動目標顯示、動目標檢測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雷達系統及其信號處理和教書育人方面做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研究成果曾獲光華科技基金特等獎,國家發(fā)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四等獎一項,部級獎多項。1984年獲準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技術專家”,1985年和1988年兩次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1989年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91年評為兵器工業(yè)系統勞動模范,2007年評為全國優(yōu)秀中共產黨員。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毛老師在北京理工大學享有盛譽,學校有《無悔的蠟燭》一歌,贊美毛老師。
毛二可院士數十年如一日,永遠站在科研教育事業(yè)的第一線,攻克難關。他就像一柄利刃,雖然久經沙場仍鋒芒逼人;他就像一根蠟燭,縱然矗立風雨仍光熱不衰;他宛若一股清泉,源源不斷的奉獻生命的希望與智慧;他恰似一匹老驥,仍不墜青云志,不移白首心。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fā)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參考資料
  • 1.    院士風采  .院士風采_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2014-07-11[引用日期2015-05-21]
  • 2.    毛二可  .,[引用日期2013-11-23]
詞條標簽:
行業(yè)人物 科研人員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