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于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讓人們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
柴靜調查:穹頂之下 有利于提高人們的保護環境的意識。
[1]
- 中文名
- 保護環境
- 外文名
-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 拼 音
- bǎo hùhuán jìng
- 注 音
- ㄅㄠˇㄏㄨˋㄏㄨㄢˊㄐㄧㄥˋ
保護環境主要內容
編輯保護環境防止污染
防止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化學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保護環境防止破壞
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保護環境自然保護
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于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并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保護環境發起開展
編輯國際環境保護發展歷程
1963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書中闡釋了農藥殺蟲劑滴滴涕(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于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志性起點。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人類環境大會”,為人類和國際環境保護事業樹起了第一塊里程碑。會議通過的《人類環境宣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保護環境的全球性國際文件,它標志著國際環境法的誕生。
1975年在貝爾格萊德召開的國際環境教育會議,該會議發表了著名的《貝爾格萊德憲章》,此憲章闡明了環境教育的目的、目標、對象和指導原理。
1977年在蘇聯邦格魯吉亞共和國首都第比利斯召開的第一次環境教育政府間會議,會議發表了《關于環境教育的第比利斯政府間會議宣言》和《環境教育政府間會議建議書》
2009年12月7日—18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Bella中心召開了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來自192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召開峰會,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書,毫無疑問,對地球今后的氣候變化走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是一次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的會議。會議發表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全球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危害
5、森林銳減
6、土地堿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固體廢物污染
10、白色污染
中國環境保護的起步
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于官廳水庫畔屬于河北省的沙城農藥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DDT)。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后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
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呈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中國環境的問題
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污染物排放量還相當大,遠遠高于環境的自凈力;工業污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有些經過治理的地方又出現反復,城鎮生活污染比重明顯增加;不少地區農業水質,土質污染日漸突出,有些地方的農副產品有害殘留物超標,影響人體健康和產品出口;部分地區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劇;霧霾嚴重
[2]
,等等。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嚴峻的環境形勢迫使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是持續發展還是自我毀滅。毫無疑問,我們應當刻不容緩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否則,日益惡化的環境將使我們在其他領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因此,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們應該認識到: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中國環境保護的發展
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環境保護
[3]
,締結或參加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公約、議定書和雙邊協定,其中主要有: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及該議定書的修正;生物多樣性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關于特別是水禽生境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及其該公約的修正。東南亞及太平洋區植物保護協定、國際熱帶木材協定; 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防止因傾倒廢物及其它物質而引起的海洋污染的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關于1973年國際防止船舶污染公約的1978年議定書,關于油類以外物質造成污染時在公海上進行干涉的議定書,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國際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 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和儲存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核材料的實質保護公約,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援助公約,核事故及早通報公約,禁止在海底洋床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它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條約。
中國環境保護的技術
《大氣污染防治先進技術匯編》涵蓋電站鍋爐煙氣排放控制、工業鍋爐及爐窯煙氣 排放控制、典型有毒有害工業廢氣凈化、機動車尾氣排放控制、居室及公共場所典型空氣污染物凈化、柏美迪康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無組織排放源控制、大氣復合污染監測模擬與決策支持、清潔生產等八個領域的關鍵技術,入選技術大多源于“十一五”以來相關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或自主創新的研究成果。
技術目錄折疊
序號
| 技術名稱
| 技術內容
| 適用范圍
|
一、電站鍋爐煙氣排放控制關鍵技術
| |||
1
| 燃煤電站鍋爐石 灰石/石灰-石膏 濕法煙氣脫硫技 術
| 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為脫硫吸收劑,在吸收塔
內,吸收劑漿液與煙氣充分接觸混合,煙氣中的二氧 化硫與漿液中的碳酸鈣(或氫氧化鈣)以及鼓入的氧 化空氣進行化學反應從而被脫除,最終脫硫副產物為二水硫酸鈣即石膏。該技術的脫硫效率一般大于
95% , 可達 98% 以上 ; SO2 排放 濃度一 般小于
100mg/m3 ,可達 50mg/m3 以下。單位投資大致為
150~250 元/kW;運行成本一般低于 1.5 分/kWh。
| 燃煤電站鍋爐
|
21
| 石灰石- 石膏濕 法脫硫技術
| 采用石灰石作為脫硫吸收劑,在吸收塔內,吸收
劑漿液與煙氣充分接觸混合,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與漿 液中的碳酸鈣(或氫氧化鈣)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氣進 行化學反應從而被脫除,最終脫硫副產物為二水硫酸 鈣即石膏。該技術的脫硫效率一般大于 95%,可達
98%以上;SO2 排放濃度一般小于 100mg/m3,可達
50mg/m3 以下;單位投資大致為 150~250 元/kW 或
15~25 萬元/m2 燒結面積;運行成本一般低于 1.5 分
/kWh。
| 工業鍋爐/鋼鐵 燒結煙氣
|
三、典型有毒有害工業廢氣凈化關鍵技術
| |||
41
| 揮發性有機氣體
(VOCs)循環脫 附分流回收吸附 凈化技術
| 采用活性炭作為吸附劑,采用惰性氣體循環加熱
脫附分流冷凝回收的工藝對有機氣體進行凈化和回 收。回收液通過后續的精制工藝可實現有機物的循環 利用。該技術對有機氣體成分的凈化回收效率一般大 于90%,也可達95%以上。單位投資大致為9~24萬元/ 千(m3h-1),回收有機物的成本大致為700~3000元/噸。
| 石油化工、制 藥、印刷、表 面涂裝、涂布 等
|
四、機動車尾氣排放控制關鍵技術
| |||
59
| 汽油車尾氣催化 凈化技術
| 采用優化配方的全Pd型三效催化劑,以及真空吸
附蜂窩狀催化劑的定位涂覆技術,制備汽車尾氣凈化 器核心組件。真空涂覆技術可以精確控制催化劑涂覆 量,有效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全Pd催化劑配方根據發 動機型號不同其Pd含量約在1~3g/L范圍內,較同種發 動機上用的普通Pd-Pt-Rh三效催化劑成本可降低50% 以上。利用該催化劑及涂覆技術生產的凈化器對汽車 尾氣中CO、HC和NOx的同時凈化效果可大于95%,催化劑壽命超過10萬公里,達到相當于國VI以上的尾 氣排放標準要求。
| 汽車尾氣污染物處理
|
五、居室及公共場所典型空氣污染物凈化關鍵技術
| |||
64
| 中央空調空氣凈 化單元及室內空 氣凈化技術
| 針對不同場所,采用風盤或/和組空不同的中央空
調系統,設置過濾器和凈化組件,集成過濾、吸附、
(光)催化、抗菌/殺菌等多種凈化技術,實現室內溫 度和空氣品質的全面調節。
| 居室及公共場 所室內空氣凈 化
|
六、無組織排放源控制關鍵技術
| |||
69
| BME綜合抑塵技術
| 主要包括生物納膜抑塵技術、云霧抑塵技術及濕式收塵技術等關鍵技術。生物納膜是層間距達到納米 級的雙電離層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 并具有強電荷吸附性;將生物納膜噴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團聚小顆粒粉塵,使其聚合成大顆粒狀塵 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該技術的除塵率最高可達99% 以上,平均運行成本為0.05~0.5元/噸。云霧抑塵技術是 通過 高 壓離 子 霧 化 和 超 聲 波霧 化 , 可 產 生1μm~100μm的超細干霧;超細干霧顆粒細密,充分增 加與粉塵顆粒的接觸面積,水霧顆粒與粉塵顆粒碰撞 并凝聚,形成團聚物,團聚物不斷變大變重,直至最 后自然沉降,達到消除粉塵的目的;所產生的干霧顆 粒,30%~40%粒徑在2.5μm以下,對大氣細微顆粒污 染的防治效果明顯。濕式收塵技術通過壓降來吸收附 著粉塵的空氣,在離心力以及水與粉塵氣體混合的雙 重作用下除塵;獨特的葉輪等關鍵設計可提供更高的 除塵效率。
| 適用于散料生 產、加工、運 輸、裝卸等環 節,如礦山、建筑、采石場、 堆場、港口、 火電廠、鋼鐵 廠、垃圾回收 處理等場所
|
七、大氣復合污染監測、模擬與決策支持關鍵技術
| |||
71
| 大氣揮發性有機 物快速在線監測 系統
| 環境大氣通過采樣系統采集后,進入濃縮系統,
在低溫條件下,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空毛細 管捕集柱中被冷凍捕集;然后快速加熱解吸,進入分 析系統,經色譜柱分離后被FID和MS檢測器檢測,系 統還配有自動反吹和自動標定程序,整個過程全部通 過軟件控制自動完成。系統主要特點有:自然復疊電 子超低溫制冷系統、自主研發的溫度測量技術、雙通 路惰性采樣系統、去活空毛細管捕集、雙色譜柱分離、 FID和MS雙檢測器檢測。系統可以用于在線連續監 測,也可以用于應急檢測(采樣罐現場采樣)。該系 統一次采樣可以檢測99種各類VOCs(碳氫化合物、鹵代烴、含氧揮發性有機物),在較長時間內可以滿 足我國環境空氣中VOCs的監測要求。
| 大氣環境監測
|
八、清潔生產關鍵技術
| |||
88
| 水煤漿代油潔凈 燃燒技術
| 水煤漿代油潔凈燃燒技術是把煤磨成細粉與水
和少量添加劑混合成懸浮狀高濃度漿液,像油一樣采 用全封閉方式輸送和儲存,用泵輸送,并用噴嘴噴入 鍋爐爐膛霧化懸浮燃燒,燃燒效率高,它是一種以煤 代油的新技術。在制漿過程中要對煤凈化處理,處理
| 各 種電站 鍋 爐、工業鍋爐、 工業窯爐
|
保護環境環保名言
編輯手下留情,足下留青,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植樹造林,功在千秋。
愛祖國,護綠化,保清潔,愛家園。
保持地球生態平衡,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人人為環保,環保為人人。
人人關心環境質量,人人參與環境保護。
珍惜資源,永續利用。
保護環境光榮,污染環境可恥。
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環境保護。
提高環境意識,保護美好家園。
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保護環境,就是愛惜生命。
哪里有綠色,哪里就有生命。
地球只有一個,失去它,我們到哪里去尋找家園。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達爾文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的精華,而最后,它從人們那里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的垃圾. ——惠特曼
非但不能強制自然,還要服從自然. ——埃斯庫曼斯
我們違背大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自然動態的美和天籟的美. ——諾曼·卡曾斯
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流通溝渠;四要掃灑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爾
保護環境世界環境日
編輯保護環境時間
每年的6月5日
保護環境每年主題
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濫伐、干旱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1984年:防治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環境
1986年:環境與和平
1987年:環境與居住
1988年: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
1989年:警惕,全球變暖
1990年:兒童與環境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個地球── 一齊關心與共同分享
1993年: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
1994年: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1995年: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2000年:環境千年 行動起來
2001年:世間萬物 生命之網
2002年:讓地球充滿生機
2003年:水——二十億人生命所系
2004年:海洋存亡 匹夫有責
2005年: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
2006年:沙漠與沙漠化
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憂
2008年:改變傳統觀念 推行低碳經濟
2009年:你的星球需要你,聯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
2010年: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
2011年: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
2012年: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
2013年:同呼吸,共奮斗
2014年:向污染宣戰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新任環保部部長召開新聞界座談會 提柴靜紀錄片 .鳳凰財經網.2015-03-01[引用日期2015-03-18]
- 2. 環保部長陳吉寧:已看柴靜霧霾紀錄片 值得敬佩 .騰訊新聞.2015-03-01[引用日期2015-03-18]
- 3. 關于發布《土壤和沉積物 酚類化合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引用日期2014-09-28]
- 4. 《大氣污染防治先進技術匯編》正式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引用日期2015-06-02]
詞條標簽: